近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名副其实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设大局,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发展需要,认真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不仅在技能人才培养、就业上下功夫,还主动走出去招才引智,着力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
人才是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近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名副其实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设大局,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发展需要,认真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不仅在技能人才培养、就业上下功夫,还主动走出去招才引智,着力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
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
日前,《洛阳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2015年专项行动方案》正式下发。今年,我市全年要完成各类培训30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34万名,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4.8万。
为全面提升我市劳动者技能素质,形成我市人力资源新优势,我市去年出台了《深入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2014—2017年行动计划》。按照计划,2014年至2017年,全市要完成各类培训120万人次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8万名以上,全市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16.8万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20万;贯通技能劳动者职业成长通道,逐步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围绕上述目标,市人社局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战略为主线,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发挥人社牵头作用,突出“六路并进”,做好“三改一抓一构建”工作,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和人才强市战略,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三改”第一“改”:改革单一的封闭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全面推行“订单式”“冠名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改”:改革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建立多元投资办学机制。实施冠名、股权激励等措施,引导市内外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公民个人资金等多元化资金投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第三“改”:改革单一的公办学校经费供给体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规划建设全市统一的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为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供信息支持。
企业最清楚自身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鉴于此,市人社局大力实施“千企百校”共赢工程,在企业(行业)“冠名”培养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培养出了贴近生产实际、符合企业要求、富有创新能力、深受用户喜爱的新型技能人才。
目前,我市16所技工院校已与一拖集团、南车集团、郑州宇通、珠海格力等400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设企业(行业)冠名班50余个。洛阳轴承高级技校与世界轴承企业前八强中的五强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交流合作;中油一建技工学校的电焊、空空导弹研究院技校的数控加工、洛铜技校的有色金属加工等特色专业,已成为享誉全国的职业培训品牌。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助力洛阳经济发展
去年,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热加工系统首席技术官伊沃·波特(Ivo Botto)先生,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切接见。
伊沃·波特先生是美国齿轮材料科技冶金委员会成员、美国焊接协会和材料协会会员、国际知名专家。2013年,他加盟中信重工,受聘担任热加工系统首席技术官,有效地促进了中信重工热加工的技术创新、工艺进步和质量提升,是中信重工近年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和人才战略的一个典范。
外国专家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以及较强的技能。积极引进外国智力,不仅有利于企业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国外专家还能把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带到洛阳。近年,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在高端、紧缺人才的引进上取得新的突破,为促进洛阳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海外智力支持。
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市人社局认真组织,积极推荐参与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选以及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14年我市有1名专家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专家(高技能人才)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专家(高技能人才)被评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专家被评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另外,我市还加强博士后工作建设,目前在站博士后56名。去年,我市11个博士后科研创新项目获省资助61.5万元,获资助金额居省辖市第一名。
发挥职称导向作用
增强专技人员创新能力
今年5月至11月为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时间。从去年开始,我市要求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驻洛省、部属单位中在我市申报、评聘和晋升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要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学习情况作为岗位聘用(续聘)和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以及申报各级各类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必备条件之一。
继续教育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市人社局进一步强化公平公正理念,发挥职称激励导向作用,按照“严格标准、择优推荐、优化结构、保证质量”原则,圆满完成职称各系列评审工作。
结合洛阳实际,市人社局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改革举措。比如,进一步打破所有制、身份、地域、学历、资历等限制,将非公有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自由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农村技术人员等纳入职称评价的范围;民营企业家不受学历、资历、论文论著等限制,采取面试答辩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坚持重在市场认可、业内公认的原则,可认定考核为高级经济师;海外留学回国来豫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从省外引进的重点学科、重点工程、高新技术等方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可走“绿色通道”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等。(洛阳日报记者 李迎博 特约记者 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