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栾川县利用山、水、沟、洞等自然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业,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强县。去年,该县接待游客9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7亿元。每每谈起这些骄人成绩时,栾川干部群众总会提到一个人——马海明。
拓荒,首先得拓干群思想上的“荒”
纸上的东西,落地才能生根。
“咱们重渡沟是实实在在的好啊!这水、这竹子在咱洛阳可是独一无二的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这里开发成旅游景区,咱沟里的百姓能挣大钱哩!到时候,大家坐在家里就能数票子。”
重渡沟村有棵老菩提树,群众工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马海明的心中,开发重渡沟的目的,就是要让这里的百姓脱贫致富。然而,对于旅游,别说普通百姓,就是一些干部也是“满脑子糨糊”。马海明明白,要拓荒重渡沟,首先得拓大家思想上的“荒”。
“凭两条沟、几片竹林,就能把城里人诳来?马镇长,你真是个‘大煽板’(方言,指光说大话不干实事的人)。”
还有一次,马海明仍然是站在这棵菩提树下进行他的“演说”,话说到一半,群众走了一片;有几个没走,却靠在石头上睡着了。有的村民还为马海明起了个外号——“马大煽”。
认准的事,马海明从不退缩。在菩提树下,会,不知开过多少次;话,不知说过多少遍,道理掰开了说、揉碎了讲,村民感到马海明“真是铁了心”……
重渡沟有着丰富的竹资源,全村2/3的村民都在竹林里生活。这里的竹子,最粗的直径有十几厘米,高近20米。马海明测算过,重渡沟的这些竹子,每年至少能砍25万公斤竹竿。然而,村民们世世代代只能卖些原竹,价格很低。马海明决定以此先撬开村干部的“脑壳”,再带动群众。
1997年秋,马海明带领贾文献、庞西敏等村干部到竹编特色产地浙江省考察。在杭州,贾文献和庞西敏在旅游景区内看到,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大把大把的竹哨子,噙在嘴里“呜呜哇哇”地吹,竟然有好多人购买,一问价格,5毛钱一个,1元钱3个。马海明拿过一个说:“就这么一小截竹竿,能值几分钱?可人家就能做成哨子卖钱。这竹竿咱重渡沟多不多?咱会不会做?”
随后,他们又来到浙江安吉等地,考察了数个竹编商品专业市场,让贾文献等人大开眼界。这些,马海明早已深思熟虑。没到浙江考察之前,他就有了将竹子深加工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考虑。他想,村里如果能建一个竹编加工厂,竹子增了值,群众有了生财之道,也能给旅游配套。
考察回来后,马海明帮助村里编写了建设竹编加工厂的可行性报告,经逐级上报,争取到了以工代赈资金。后来,重渡沟村竹编工艺厂上马,并很快生产出烙画帘子、沙发、圈椅、躺椅等。
村里建起了竹编工艺厂,而且还生产出了“难以想象”的工艺品,这让村民们很是惊讶,跃跃欲试。
重渡沟虽然还未被开发成旅游景区,但因为山水如画,也经常有人到沟里赏景。于是,有些村民就抱着试试的心理,从山上砍下几棵竹子,学着做起了小玩意。这时,马海明拿出了从浙江带回来的工艺品趁热打铁,在老菩提树下再次进行“演说”。次日,村民郝金涛第一个将竹制的“风扑噜”(小风车)摆到街上,一会儿就卖了二三十个,赚了几十元。
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开始意识到:长在山里的竹子,原来是可以加工卖钱的;在重渡沟搞旅游开发,或许真的能赚大钱呢!
为了筹集开发资金,他抵押房产贷款,甚至动用了女儿的压岁钱
从县道潭卢线进入重渡沟,是一段近4公里的简易公路。当时,这条路已经年久失修,车一过,尘土飞扬。只有扩宽这条路,重渡沟才能算得上一个景区。
村里干部群众因为尝到了一些甜头,思想观念稍稍有了转变,如何能更进一步拓展干部群众的思路,马海明认为修路是“定盘星”。
必须修路。但是,没钱!
马海明将目光投向自己所认识的省、市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每次见到他们,马海明都会介绍重渡沟,也会提起开发遇到的资金难题。镇干部王宝伟开玩笑说:“马镇长魂掉到沟里了,成了‘神经蛋’,见了领导嘴就刹不住车。”
1997年7月,河南省伏牛山总体规划征求意见讨论会在栾川县举行,马海明将开发重渡沟的想法向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许诺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规划被搁浅,资金也成了泡影。
马海明认识原市计委的一位科长,他拉上村支书吴留印和村委会主任贾文献一起去洛阳,找到这位科长诉说加恳求,这位科长被他们的执着精神感动,帮助他们出主意,与有关部门联系,疏通渠道,申请款项。
1998年1月,马海明接到这位科长的电话,说资金批下来了,共3.5万元。这是马海明的“四无公司”筹集到的第一笔资金。
1998年4月15日,重渡沟公路建设开工。
说到修路是为了旅游开发,群众的心里还是有所怀疑,但毕竟修路能方便大家,还是让村民激动不已。这个说,马镇长还真跑出了小名堂;那个说,先不说旅游,给百姓修路,这是积德行善。
开工的炮声响起来了。
烟尘还未散尽,动工路段已排满了人,老人、妇女、娃子也来助阵。村民们卷起裤腿,舞起铁锨,磨烂了衣裳、磨破了手掌。
这是一曲高亢的乐章,但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不和谐的音符也开始出现:因为炸山,石头砸坏了村民家的房子,个别村民嫌赔的钱少;8米宽的路,要占用部分村民的打麦场,村民不愿意……
还是在那棵老菩提树下,马海明又开始了他的“演讲”:乡亲们,请大家相信,损坏的东西,一定会赔。重渡沟开发,不能没这条路,我们有限的资金还不够修这条路。大家有没有想过,将来路修好了,景区开发成功了,咱就能挣更多的钱、盖更好的房……
马海明拿出了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记了下来,能赔的就赔,一时无力赔偿的,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马这人实诚,不会捣咱。”看着马海明又是跑工地,又是跑村民家里,许多村民开始替马海明“做广告”。
3.8公里修路工程项目,3.5万元钱,可算是杯水车薪。为了完成项目建设,马海明取得镇里支持,把当时可以征用的部分村的义务工调到了重渡沟公路项目工地上;开路需要的柴油和爆破物品,能赊就赊,能借就借,甚至借到了外县;施工人员把一些其他工程废弃的桥涵经过维修,重新使用;苦口婆心做工作,组织村民出义务工,自己动手修建景区步道、栈道。
一省再省,钱还是不够用,怎么办?
一天,马海明耷拉着脑袋回到家里,一脸的疲惫。妻子关长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问:“海明,这是咋了?”其实她心里很清楚,丈夫一定是在因为修路的事发愁。
马海明看着妻子:“长荣,工地上又没钱了,咱家里……还有钱没?咱是干部,凡事都要带个好头,你可得支持我啊!”妻子扭头回了里屋,再出来时,手里竟然拿着一摞钱,足有几千元。
群众听说他竟然拿自己家里的钱来修路,都很不理解。后来,大家还听说,马海明拿自家的房产作抵押到银行贷款,全部用于景区建设,甚至还把女儿的压岁钱也拿来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