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百戏传奇之国际大马戏,主打节目仍是以惊险的技巧类节目为主。而这些节目,虽然换了名称,但在古代文献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行踪,是对隋唐百戏的传承和发展。
寻橦不比诸馀乐
在目前的隋唐百戏传奇的演出中,有两个节目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洛阳杂技演员表演的《神都武魂》,一个是朝鲜演员表演的《林中荡漾》。前者是立两根长竿于地上,一群身着唐代戎装的演员跳跃于两竿间进行表演,又称“双爬竿”。后者是立一竹子形钢竿,一女演员在竿头上表演,钢竿共六节,不断接高,演员也越登越高,又称“节节高”。
这实际上是爬竿的两种形式,起源甚早,在东汉张衡的《两京赋》就有记载,称寻橦,又称缘橦、竿木、上竿、缘竿,今称爬竿。它是一种身体附着于长竿,向上进行各种攀爬表演的一种百戏形式。
唐期开元年间,唐玄宗经常在洛阳城南举行大酺,表演百戏,有王大娘者,善于舞长竿,当时观戏的刘晏赋诗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当时进行爬竿表演的主要是女子。王建的《寻橦歌》对她们的表演作了生动的描述:“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习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跹皆著袜。翻身垂颈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小垂一手当舞盘,斜惨双蛾看落日。斯须改变曲解新,贵欲欢他平地人。散时满面生颜色,行步依前无气力。”
这首诗说,爬竿并非普通的百戏,不是人人都能学的。因为百戏又称散乐,“诸馀乐”指其他百戏品种,与爬竿无法相比,故说“寻橦不比诸馀乐”。而这位装束别致的女子,身轻如燕,缘竿而上,在滑竿上蹁跹起舞。忽然,她一个翻身,头朝下顺竿而下,将落地时,却突然停下来。这个大竿很高,上端如在云中,但这个女子从容不迫,表演了山鼠悬头、猿挂膝等许多高险动作。
万里秋千习俗同
在隋唐百戏传奇的演出中,最惊险的是《空中大飞人》杂技表演。《空中大飞人》的演出队伍,来自朝鲜平壤国家杂技团。
在国际杂技比赛的赛场上,朝鲜平壤国家杂技团的《空中大飞人》是常胜节目,曾获得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摩纳哥国际杂技大赛、武汉国际杂技节等国际杂技大赛的金奖,其难度堪称全球空中飞人杂技中的最高难度,在业界被称为“史上最难空中飞人”。
演出中最有难度的动作,就是演员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从20多米高的秋千上飞出,在空中后空翻4周转体180度,与对面秋千上的演员准确接手,配合天衣无缝。据说,全世界能做到这套动作的也没有几个人。
这个节目,是对古代秋千技法的传承、创新和超越。秋千是中朝民间共有的传统体育运动。在木架或铁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人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利用蹬板的力量身躯随而前后向空中摆动。
古代朝鲜半岛诸国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东汉、曹魏、西晋时,洛阳太学就有不少来自朝鲜半岛的学生。唐朝时,洛阳居住着不少来自朝鲜半岛的民众。长期的友好交往,使朝鲜半岛与中国有着类似的风俗和习惯。而秋千,正是东亚各国共同的民间娱乐技艺项目。正如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唐朝时,秋千技艺水平已很高。王建《秋千词》写道:“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用这首诗来描述朝鲜艺术家表演的《空中大飞人》,也很贴切!
百戏之都要复兴
隋唐时,洛阳百戏非常繁荣,因为当时洛阳是一座国际化都市,是世界艺术之都。从西域各地和天竺(今印度)、高丽(今朝鲜北部)传入的表演艺术与中原艺术,经历了一个相互交流、融合的长期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百戏艺术。
百戏,又称散乐,因为表演中均有乐器伴奏,而这些乐器很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和境外传来的。唐代龙门石窟现存乐器图像共十六种。其中吹奏乐器有五种,为笙、排箫、笛、箫、公式篥;击弦乐器有五种,为筝、阮、箜篌、四弦曲颈琵琶和五弦琵琶;打击乐器有六种,即铜钹、鼓(用杖击的)、鼓、细腰鼓、鸡娄鼓、击板。这十六种乐器中,民族乐器有六种,自魏晋以来新输入的乐器有十种。可以看出,自秦汉以来的我国民族传统乐器在唐朝时已居次要地位,而新输入的境外乐器则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是唐代在艺术方面采取兼收并蓄政策,对各国音乐文化和国内各民族音乐文化,广泛吸收融会及发扬的结果。
而在今天,通过隋唐百戏传奇的演出,当代中外艺术也在这里重新拉手。在这场有国际范儿的马戏演出中,俄罗斯演员与乌克兰乐队配合,为观众带来了具有异域风情的激情桑巴舞,他们专门为在洛阳的演出定制了全新的华丽服装,只为让表演更加火辣。在演出中,中外演员,共同演唱了中国经典歌曲,共同跳起牡丹舞。当来自俄罗斯的滑稽戏演员和美女扮演的小丑出场时,现场更是笑声不断。因为艺术无国界,全世界各国人民对艺术的理解也是相通的。
洛阳是曾经的百戏之都,我们有必要传承和发展这个古老的艺术,要有更广阔的胸怀,请世界各国艺术家都在这里登台献艺。要认真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吸纳全世界的艺术精华,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将洛阳重新打造成世界百戏之都、世界艺术之都。这个道路艰辛而漫长,洛阳百戏界和社会各界,要有历史使命感,要遵偱河洛先贤的古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出大力、出大师、出大作,敢于承担起这份历史重任!(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