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下一步,全市经济工作要突出“着力抓好创新驱动”等七大重点,走好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下一步,全市经济工作要突出“着力抓好创新驱动”等七大重点,走好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连日来,围绕“创新驱动”话题,社会各界畅所欲言。大家纷纷表示,创新是洛阳的传统优势,更是洛阳的潜力和希望所在,我们必须以全面创新激发无尽活力,为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劲驱动力。
市民:创新从“根”抓,活力才迸发
“千条路万条路,洛阳发展的关键路是创新。”提起创新驱动,我市某中学退休校长吕国杰感慨颇深。他说,创新靠的是科研,科研靠的是人才,而人才靠的是教育,“教育是根基,创新应从‘根’上抓”。
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吕国杰还会经常回学校看看。他发现,如今中小学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都有了很大转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把创新理念根植于基础教育中。
“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应该是创新的生力军。”作为民营企业的员工,杜遂卿谈创新三句话不离本行,“民营经济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要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让民营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处于同一起跑线,充分激发其创新活力”。
企业家:不思创新,必遭淘汰
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在发力,企业也是“蛮拼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如果不思创新,就必遭淘汰。”洛阳哈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珂珂说。在重工业城市洛阳,只要打开思路,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一样可以在电子商务领域有所作为。
郭珂珂说,那些墨守成规、不及时转型升级的粗放型企业,会逐渐适应不了市场而相继衰弱直至被淘汰,这也恰好为锐意创新的优质企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
洛阳之春牡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苗说,牡丹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创新的力量已经逐步在牡丹深加工领域显现,牡丹真花艺术品、牡丹花茶、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等层出不穷。企业要想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发展中的“领航者”而不是“追随者”,就必须通过创新,增强企业自身不可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公务员:聚拢科技人才,提升技能素质
“创新每天都在带来改变与惊喜。看着微信入眠,点击打车软件出行,打开手机看投资收益……”市科协主席卢忠实说,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但个体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把科技人才聚拢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优势。科协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服务,把各类科技人才组织在一起,动员他们带头开展各项科技创新、科技攻关。
人才素质提升,创新海阔天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务员安平说,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还是产品设计创新、产业链整合创新,都离不开人才,因此,提升人才的技能素质至关重要,“综合素质的土壤有多肥沃,创新的果实就有多丰硕”。
专家学者:突破核心技术,推动深度融合
技术创新往往能抢占市场制高点。“洛阳的底子好,有一批传统工业,如果不及时运用高新技术进行产业升级,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发展,很快就会被淘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军说。
“产学研融合,核心在企业。”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张国强认为,相对于高校,企业直接与市场对接,能够更加敏锐地判断市场风向、调整产业结构。因此,下好创新驱动这着“先手棋”,要抓住企业科研、生产的核心,同时通过政策、制度、经费等各方面的扶持,真正让高校专家的科研项目与本地结合,进而才能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张国强说,创新一定要善于学习,把别人的“新”融合到本地,使“外来新”变成“本地新”,“这是途径最短、效果最好,也是最现实的创新方式”。
(见习记者 朱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