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录二里头遗址发掘保护新成果的《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二里头(1999~2006)>》(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创当前国内考古界遗址类报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涉及学科最多的纪录。
|
“鬶”(guī 一种酒器) |
|
幕后
丰硕的成果,离不开考古人的坚守
在丰硕研究成果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二里头考古人的坚守。
“我们的工作就是寻找这座都城遗存下来的蛛丝马迹,让它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从1999年至今,一直坚守在二里头遗址的许宏说。
从2002年社科院研究生毕业至今,赵海涛在二里头一待就是12年,且每年有近300天待在这里。他对二里头遗址的田野考古和报告编写投入了大量心血。
对考古工作者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有新发现。至今,回忆起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现的“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许宏还难掩激动。
“发现3号墓的当晚,我们立即对墓葬进行‘一级守护’。当时我们16个人进行‘两班倒’,轮流值班,还从邻村借来一条大狼狗,把我们北京吉普车的车头对着黑黢黢的墓穴,隔一会儿就用车灯扫一下。”许宏说。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绿松石龙形器的价值终于浮出水面——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在二里头考古队大院,除了社科院的考古专家,值得一提的还有把青春献给二里头的考古技师们。报告资料的搜集者之一、修复文物的偃师市翟镇镇圪垱头村村民、二里头遗址考古技工郭淑嫩就是其中一员。
郭淑嫩是土生土长的二里头人,默默坚守在家乡这片神秘的遗址上足有30年。她从一个文物考古的“门外汉”,成长为勘探、布方、画线图、文物修复样样精通的专业技工。她说:“脚踩二里头这片神圣的土地,一定要为考古出点力。”(记者 常书香/文 鲁博/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