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录二里头遗址发掘保护新成果的《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二里头(1999~2006)>》(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创当前国内考古界遗址类报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涉及学科最多的纪录。
|
拍照记录出土文物 |
|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已走过55个春秋,每次有新发现都令人激动不已,让二里头遗址有了“最早的中国”的美誉。日前,记录二里头遗址发掘保护新成果的《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二里头(1999~2006)>》(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创当前国内考古界遗址类报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涉及学科最多的纪录。
喜报
报告首发,八年“磨”一书
“报告出来了!”10月26日,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博士把报告将在北京首发的消息经短信发出时,考古队员们激动地四处传告这令人振奋的消息。
“报告共5卷,从2006年开始立项整理、撰写到出版,差不多用了8年时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说。
赵海涛介绍,报告主要是对“华夏第一都”——二里头遗址发掘第四阶段重要发现的集中汇报。这一阶段,中外学者对二里头遗址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范围、周密科学的调查,发现数百个文化遗址,使人们对二里头文化有了整体全面的认识。2004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以来,考古工作者将二里头遗址作为首要研究对象,从环境、农业、手工业等方面对遗址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考古研究,使人们对二里头遗址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该报告共5卷270多万字,有近1500幅插图、400多页图片,直接参与报告研究和编写的专家学者有61人。报告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研究,涉及10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碳十四测年,地貌环境,遥感,人骨鉴定和病理分析,玉器和石器的原料来源和工艺,陶器的成分和制作技术,青铜器的成分、结构和制作技术,植物和动物考古等。
通过报告,读者可以看到夏朝后期居民的食物以小米为主,家养动物以家猪为主,黄牛和绵羊的数量呈由少到多的趋势,且发现黄牛外来的证据;在铜器方面,则存在跨地区、长距离的产业链,青铜的合金比例不稳定,具备早期铜器的制作特征;陶礼器和日常陶器成分不同;骨器材质以牛骨为主,切割则使用金属工具。
许宏介绍,报告由田野资料和多学科分析研究两大板块组成。在田野考古板块,报告以聚落形态探索为主线,不同于以往以文化分期为叙述主干的报告;在章节设计上,以区域为纲,分别介绍遗址东部区域、围垣作坊区和宫殿区,每区又在分期的基础上,详述文化堆积和各期遗存的存在状况及相互关系;在遗址中心区,还对一些大型建筑基址的重要部位以探方或解剖沟为单位做细部交代,其中重要手段之一是大量分期平面图和剖面图的披露。
“为做到通俗易懂,我们尽可能多地把每项工作的缘起、思路、方法、过程介绍清楚,以便读者了解田野考古工作的全貌。”许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