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国时期的洛阳教育局局长在去世时,辛亥革命元老张钫为其《荣哀录》题写封签,其墓志铭由于右任题盖,清末进士毕太昌撰文、洛阳名人林东郊书写。此外,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高级将领韩复榘还为其遗像题字。他是谁?他的一生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
李天锡墓志拓片 |
|
2 加入同盟会,后与他人一起主办豫西国民党党务
如果仅仅如此,李天锡只能算得上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开封当校长时,他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而且让他与民国知名人物风云际会。
这个人叫段世垣,渑池人,河南省第一批官费留日学生。在留学期间,段世垣加入了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同盟会。
1910年,段世垣回到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以河南法政学堂教授的身份在学生中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思想,开展革命活动。此时,毕太昌也在河南法政学堂任教。
李天锡与段世垣是如何结识的,已无从考究。但是,李天锡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理念与段世垣不谋而合,在段世垣的影响下,他也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河南军事地位重要,但在清政府的掌控中。若河南独立,必将切断北方清军南进之路和武汉清军的退路,有力支援湖北革命。
此时,黄兴命留日同盟会会员张钟端回开封,组织发动河南起义。张钟端到开封后,与段世垣、毕太昌、刘镇华等取得联系,密谋举事。
河南起义最终并未成功,但这并不影响清政府垮台的命运。1912年4月,河南省临时议会召开;同年9月,国民党河南省支部成立,段世垣任政事科干事,并在开封的河南省商业学校(现河南省商业专科学校)任校长,李天锡在该校任监学,成为该校的“二把手”。
此时,李天锡和段世垣一起主办豫西国民党党务,与张钫、于右任等国民党元老有了接触。
3 创办洛阳首家私立中学——明德中学
局势在1914年前后出现了变化。1913年年底,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开始抓捕国民党党员。此时给袁世凯当秘书的段世垣身份暴露,于1914年7月被处死。
李天锡见情况紧急,从开封躲到许昌,在一大户人家当起了家庭教师,直到1918年风头过去后,才到沁阳省立中学任教。
这段经历让李天锡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启发民智”。尽管居无定所,经济拮据,但他仍努力供子侄求学。他首先让侄子李显荣到他的母校河南优等师范学校读书,让长子李信荣到他工作过的河南省商业学校学习,又送他的二儿子李仁荣去留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学习德语。其三子、四子也都相继入学。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李天锡支付着高昂的学费把孩子们送去“洋学校”学习是一种浪费,李天锡却不这样认为。
到1920年前后,子侄相继学有所成,侄子李显荣当上了河南省议员,李信荣任河南省农工银行经理,二儿子李仁荣不仅是省议员,而且当上开封市市长,“一时乡里观摩兴起,以资助子弟术学为唯一要图,士气为之一变”。
不仅书教得好,子侄也教育得好。到1923年,李天锡回到洛阳,被公推为洛阳教育局局长。
在局长任期内,李天锡不仅扩充洛阳各级小学至170余所,还与林东郊、侄子李显荣等创办了洛阳明德中学,洛阳明德中学开洛阳私立中学之首设。
创办私立中学并不是心血来潮。当时河南的小学、初中多,高中少,许多孩子初中毕业就面临辍学的窘境。洛阳明德中学校址最早在老城三官庙,于1923年8月招收120名新生,分为两个班。
后来,明德中学迁到河南府学旧址,也就是文庙。洛阳明德中学一直办到1947年,最后一任校长是李显荣,在24年中,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254名、高中毕业生492名,其中包括曾任兰州大学校长的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