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志愿者协会,一个在洛阳网友中叫得响当当的名字。2005年3月27日,一群志愿者在牡丹广场挥动红旗,宣告协会成立。协会成员来自四面八方,有学生、个体户、公务员、甚至下岗职工、失业者。通过网络,他们开展热血工程、帮困助残、扶贫助教、美丽洛阳等活动,两年的时间里,志愿者的身影遍布洛阳城的每个角落,组织大小活动76次,参与人数1751人……他们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每一个陷入困境的人。
前言:两年前的3月27日,一个以“奉献、互助、友爱、进步”为宗旨的民间团体在我市成立。两年的时间里,不论是阳春三月,还是酷暑严冬,一群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们总是热情洋溢地帮助着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吁,几多艰辛,几多欢乐……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为何要走这样一条路?让我们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
核心提示:河洛志愿者协会,一个在洛阳网友中叫得响当当的名字。2005年3月27日,一群志愿者在牡丹广场挥动红旗,宣告协会成立。协会成员来自四面八方,有学生、个体户、公务员、甚至下岗职工、失业者。通过网络,他们开展热血工程、帮困助残、扶贫助教、美丽洛阳等活动,两年的时间里,志愿者的身影遍布洛阳城的每个角落,组织大小活动76次,参与人数1751人……他们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每一个陷入困境的人。
2005年初春的上午,我应网友“伐木工”的邀请,到涧西牡丹广场参加“河洛志愿者协会”的成立大会。
广场上飘动着五彩的旗帜,一群头戴小红帽的男男女女聚在一起,互相报上姓名,报上自己想参加的小分队,他们热烈而兴奋地讨论着。为了铭记这个日子,这一天里,他们有的走向无偿鲜血车,把自己的鲜血献给那些急需它的人们。有的拿起垃圾袋,为净化洛阳做了一次环卫工人……
从那一天起,一个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以关注弱势群体,改善社会风气为目的的民间组织诞生了,他们怀揣热情,为爱而行,开始了艰辛的志愿者之路。
零的起点下,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制定了河洛志愿者的活动章程,有了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的身影遍布洛阳的大街小巷,走到了一个个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身边,帮困助残,为山区孩子筹集过冬棉衣、棉被,河洛义教,义卖爱心玫瑰……一项项洋溢着浓浓爱心的活动温暖着那些陷入困境的人,让他们的心里开出希望之花。
志愿者的梦想
第一次接触河洛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伐木工”是在2004年的冬天,当时他正忙着为山区的孩子筹集过冬的衣物。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20多分钟,他才骑着自行车匆忙地赶到,我开玩笑问他为何不打车或坐公交,他严肃地说:“省下那点钱,能给山里的孩子多买好多本子呢!”
“伐木工”的形象从此定格在我的脑海中,通过他,我又认识了更多的志愿者,他们中有退休老师,有个体医生,更多的是青春年少的学生,多次的接触和交流中,我真切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激情洋溢的人群,他们都有着一颗扶危济困的、善良的心。他们的梦想,是为更多生活困难的人解决难题,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希望之路,不管这条志愿者之路有多艰辛,有多曲折。
网名为“浪客磨崖”的男孩是协会每年义教的组织者之一,就读于河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今年7月份将走上工作岗位。从大学二年级起,他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志愿者活动,很多个周末,他同其他成员或骑自行车,或坐长途车奔波在汝阳、嵩县、栾川的深山区里,调查那里是否还有因为贫困而读不起书的孩子,记录资料、拍下照片,回来整理后公布在网上,期待能有好心人伸出援手;
网名为“阿哲”的男孩也是在河南科技大学的读书时加入志愿者协会的,尽管现在已离开洛阳到宁波工作,但几年来协会的网站全靠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维护。“把网站建好了,有更多的人会了解我们这个团体,有更多的热心人会加入我们的队伍,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在网上告诉我。
严肃而正直的“凌云剑”是协会的最早的成员之一,每次协会有活动,都会看到他四处忙碌的身影,联系场地,做宣传条幅、展版,培训新的志愿者,他像个大哥哥一样培养着一批批的小志愿者;
…………
每到节假日,洛阳血站总会出现成分血供应不足的现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志愿者们就发出号召,倡议大家踊跃献血。志愿者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不少路过的市民也纷纷举起胳膊,当问到他们为何要这样做时,大家都说是“受眼前这些小红帽的感染”;
天冷了,城市流浪者有过冬的衣服吗?山区的孩子有过冬的棉被吗?志愿者们四处奔波,做展版,发倡议书,希望热心人能伸出援手,2005年、2006年两年时间里,协会共开展这样的劝募、送捐活动20次;
暑假里,城市的孩子都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山区的孩子难道就只能在闲在家里吗?协会提前发出义教通知,号召大学生等热心人士参与,甚至引来浙江、北京等高校学生的加盟;
美丽洛阳,从我做起。为了让城市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整洁,每逢节假日,志愿者们都会兵分几路到各大公园拣垃圾,两年时间里,共开展这样的活动13次,参加人数达523人
为什么对志愿者活动如此热衷,每次看到他们,我都会提出同样的问题,而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微薄之力,心里是快乐的!”
志愿者的尴尬
从2005年成立至今,河洛志愿者协会共组织大小活动76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达1751人,除洛阳本地市民外,更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甚至国外的热心人,河洛志愿者协会的名字也逐渐在河南甚至全国的公益事业届叫响。
据了解,河洛志愿者协会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民间公益组织。然而,同众多的公益组织一样,河洛志愿者协会也经历着一个个令人痛心的尴尬时刻。
2005年,志愿者们在贫困调查中得知我市某县一所山区小学的孩子们缺少课桌板凳,便四处筹集善款,可当他们兴致勃勃地拉着东西给孩子们送时,通往村小学的路竟已提前被挖断,志愿者们的车陷入了泥坑,他们的心也凉了半截……
根据有关政策,一个城市性质相同的组织只能有一个,洛阳已经有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再成立河洛志愿者协会不符合规定;再者,申请成立民间组织的机构必须有3万元活动资金,必须挂靠市政府下属的委局才能成立。因没有3万元活动资金,没有愿意接受的政府部门,河洛志愿者协会的注册一拖再拖……协会成员经常开玩笑地跟我说:“河南省最大的民间公益组织现在还是‘黑户’”;
协会每年暑假组织的义教活动受到众多山区孩子的欢迎,却也让当地政府部门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学校的简陋条件被有关部门发现批评。志愿者们告诉记者,当他们怀揣着热情送上门时,时常会听到对方委婉的拒绝……
因为是志愿者组织,协会每次组织活动的经费都要靠大家分担。而在我接触的众多志愿者中,多数经济条件并不宽余,他们有的是在职职工,有的还是靠勤工简学维持生活的在校学生,可面对需要帮助的人群,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免费提供车辆……除了物质上的资助,精神上的投入更是让人敬佩,虽然在大家眼里他们做的都是些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但他们却依然在坚持着,坚持着……
志愿者的信念
每一次活动,总会有些新的面孔出现,这是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的标志。从最初的34个人到现在正式会员、预备会员共计930人,协会的各种活动、规章制度也日渐完善。
采访中,协会的不少成员告诉我,尽管这只是个民间组织,但在两年的时间,已经得到了众多市民的支持和认可。协会的成员本着守信自愿的原则参加每次活动,尽管活动偶尔有些小差错,但却也在不断地从稚嫩走向成熟。每每面临困难,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放弃,而是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因为信念,所以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协会的一名忠实会员“孤独”很坚定地说。
是的,在与志愿者接触的时候,令我感受最深的也是他们身上的信念。半个多月前,我和他们一起到汝阳去探望一个名叫陈丽茹的贫困女孩,女孩家里的境况令人辛酸。为了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和她的父亲,让孩子重新回到课堂上,志愿者有的往孩子家里送衣服、送被褥,有的帮孩子解决户口问题,有的联系人帮孩子家里修补房子,还有的甚至提出要帮孩子的父亲免费治疗眼睛,为的是父亲能自理了,孩子也能摆脱后顾之忧走进学校……
今天下午,陈丽茹的父亲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白内障治疗手术,手术费及护理费全免,这同样是志愿者们四处奔波、联系的结果。
为了一个孩子,费这么大的周折,值得吗?志愿者们告诉我,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只想到要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没想过什么值不值得。
在“伐木工”的贫困调查感言《青山绿水白云间》里有这样一段话:
难以列举那些披星戴月在大山里跋涉的贫困调查义工队员,阿哲、大兵......许多最早的贫困调查队员已经离开了洛阳,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汗水完成社会的良心交给他们的使命。
他们是令老伐尊敬的人,是一群有信念的人。
……大山里有太多的贫穷与苦难,但这里也有河洛志愿者协会贫困调查义工队队员。他们,还有他们所代表的精神与信念,就在这青山绿水白云间。
(本报记者李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