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近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洛阳圆满举行。
绘制李银刚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近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洛阳圆满举行。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球客家人、闽南人的祖根地。洛阳人与客家人、闽南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
1700多年前,第一批客家及闽南先民走出西晋京城洛阳(汉魏洛阳城),走出洛阳盆地南缘的大谷关、轘辕关,到南方寻找新的栖息地。此后千百年间,中原汉人数次大规模南迁,播衍四方,薪火相传,逐渐形成了闽南民系和客家民系。
中原汉人南迁的动因,是战乱和灾荒。
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开幕式现场
洛阳盆地位于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古人视之为“天下之中”。历史上,相继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然而福祸相依,每逢王朝更迭,“天下之中”便成“四战之地”: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到中唐时期的安史之乱,从晚唐时期的黄巢起义到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无不令黄河两岸生灵涂炭。
为了生存,河洛汉人一次次背井离乡,辗转迁徙。
两晋南北朝时南迁的中原士族,大多定居在江、淮流域,也有一小部分远迁至东南沿海地区,留下了八姓入闽的传说。从唐代到宋元时期南迁的汉人,则有相当一部分落脚于赣、闽、粤交界处,如著名的客家四州——江西赣州、福建汀州、广东惠州、广东梅州,东南沿海一带由此成了闽南民系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及聚居区。
隋唐洛阳城既是隋唐东都、北宋西京所在地,也是洛学的源头及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唐初,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南下,平定“蛮獠啸乱”,举族迁居岭南,武则天批准陈元光在东南边境建立漳州郡。唐末黄巢起义爆发后,河洛“开闽三王”率农民军攻占泉州、福州等地,统一福建,治闽兴闽。这是中原汉人南迁史上的两次大事件。
北宋靖康之乱后,洛学南传,闽学兴起,源于中原的新儒学成了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核。客家人、闽南人爱国爱家、敬祖睦宗、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崇文重教、礼仪周到,无论是婚丧礼仪、年节习俗,还是饮食习惯、建筑布局,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华彩。
从黄河边走到长江头,从长江头走到海之角,客家人、闽南人的脚步未曾停下。他们扬帆出海,拼搏向前,游子虽远,祖地不忘。而今八方谒祖,万里还乡,“客”居他乡的游子,终于重归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