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花鸟铜镜”文创,推出后半年卖了300万元,暑期更是“一镜难求”;推出“丛林探秘I·重返侏罗纪”等沉浸式VR展览,上线1个月营业额破百万元……今年暑期,洛阳博物馆等公共博物馆市场化运营又有突破,助“文博游”持续升温。
研发“花鸟铜镜”文创,推出后半年卖了300万元,暑期更是“一镜难求”;推出“丛林探秘I·重返侏罗纪”等沉浸式VR展览,上线1个月营业额破百万元……今年暑期,洛阳博物馆等公共博物馆市场化运营又有突破,助“文博游”持续升温。
“愿为一座馆奔赴一座城。”最近在抖音上,“博物馆好难约”“排队太长了”成为热点话题,不经意间,博物馆成了人山人海的地方。新文旅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城市文旅的“流量入口”,不再只是保存、修复、展示文物的地方,也是人们参观游玩、休闲娱乐、教育研学、文创消费的文化再生产场所,理当积极变革,“飞入寻常百姓家”。公共博物馆虽然是公益属性,但与市场机制“联姻”,到市场里闯闯,业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博物馆游客不是一夜变多的,“文博热”也并非一朝沸腾。近年来,我市不少公共博物馆在坚守公益属性的同时,引入市场化运营团队,既有以沉浸式剧本杀吸引全国游客感受“博物馆奇妙夜”的业态巧思,又有牡丹雪糕、考古盲盒等走俏市场的精彩文创,也不乏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与杜康“联名”推出新酒的跨界手笔,让年轻人大呼“刺激”,将博物馆挤成打卡胜地。然而也有一些公共博物馆面对“泼天流量”,变现的办法不多,难以转化成二次消费,究其原因是习惯了“吃财政饭”,新办法不会用,运营机制不活阻滞了创新脚步,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给予博物馆更多市场化空间,激发其创新创造的活力,催生更多兼具文化、创意和趣味的产品。
让公共博物馆更好与市场“联姻”,既能“馆”尽其用,也能走得更远。不妨在“守正”的基础上,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把闯市场的规矩立起来,进一步推进“博物馆+公司”运营合作,在充分拥抱市场中不断提升人气,让古老的文明与现代年轻人“玩”到一起,让“客流量”更好转化成“消费量”。(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