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李白的一首《洛阳陌》流传千古,而诗中提到的“天津”,正是隋唐洛阳城“七天建筑”之一、洛阳八大景之一的“天津晓月”所在地——天津桥。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李白的一首《洛阳陌》流传千古,而诗中提到的“天津”,正是隋唐洛阳城“七天建筑”之一、洛阳八大景之一的“天津晓月”所在地——天津桥。
天津桥自古就是“网红打卡地”,今年我市提出要规划建设隋唐洛阳城天津桥项目,再次点燃人们对天津桥的热情。天津桥何以吸引大家的目光?
“天津桥是隋唐洛阳城第一座跨洛河大桥,几经损毁,几经复建,是洛阳城发展历史的见证者。”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洛阳市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馆员李科伟表示。
李科伟介绍,天津桥始建于隋代,毁于元代,初为浮桥,后为石桥。《唐两京城坊考》曰:“当皇城端门之南,渡天津桥,至定鼎门,南北大街曰定鼎街。”简单来说,天津桥向北正对皇城的正南门端门,向南连通天街和外郭城的正南门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南北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越洛河、南北往来的通衢。
进入唐代以来,天津桥经历了数次被毁与重修。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官府建成石桥,仍命名为天津桥,但该桥先后两次被洪水冲坏。天授三年(公元692年),武则天命李昭德重修天津桥。根据以往的防洪经验,李昭德将桥墩改成尖形,并以石材砌筑河岸,这把我国的造桥技术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之后,天津桥又多次被洪水冲毁。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下令改造天津桥,决定毁皇津桥,将两桥合并为一。纵观整个初唐至盛唐,天津桥在毁灭与重生中不断循环,除了反映出洛河洪水威力之大,也侧面说明天津桥对唐王朝的重要性。
天津桥的建成,除了给洛阳城带来通行便利,也赋予了这座古城更多的诗意。晓月悬在天际,洛河两岸的草木在月光映照下呈现朦胧之美,“天津晓月”的美景让人难以忘怀,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竞相吟颂。
“天津桥有美景,更与政治息息相关。”李科伟介绍,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笃,张柬之趁机发动兵变,抓获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张氏兄弟最终被“枭首于天津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神龙政变”。
在唐代以后,随着洛阳历史地位的下降,天津桥的重要性也渐渐减弱。后来,天津桥历经战火、洪水,断桥残础渐渐湮没于河床之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天津桥见证了洛阳城的繁华与衰落,承载了无数的悲喜与荣辱。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如今的洛阳桥西侧约400米处发掘出唐宋时期的洛河石堰与桥墩。由于这一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天津桥位置高度吻合,专家推测,此处即天津桥遗址。
今年5月召开的市委专题会议指出,要进一步细化天津桥建设方案,立足历史考古成果、河道客观条件,深化桥梁形式、材质、断面、宽度等研究,力争项目尽快获批、早日实施。“规划建设天津桥,是洛阳完整展示中轴线、再现盛唐气象的重要一笔,意义重大。”李科伟表示,期待天津桥以崭新面孔重回世人视线,再现“天津晓月”美景。(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孙小蕊 见习记者 赵晨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