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盆地位于河南省豫西地区,黄河之南。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和黄河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河南省当下高质量推进“洛阳都市圈”建设,是有充分历史依据的。
洛阳盆地的历史渊源
洛阳盆地,是由崤山及其支脉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余脉万安山等围成的一个盆地。据《洛阳市志·自然环境志》载,洛阳盆地(包括洛宁凹陷、宜阳凹陷、洛阳凹陷3个次级构造单元)介于崤山、邙岭、熊耳山、嵩山之间,东宽西窄,长约150公里,宽16公里至30公里,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
很显然,在洛宁凹陷、宜阳凹陷、洛阳凹陷3个次级构造单元中,和洛阳历史、文化关系最大的是洛阳凹陷,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洛阳盆地,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古代所称的洛阳八关:新安县城东约一里的函谷关、龙门的伊阙关、伊滨区水泉村的大谷关、汝州市临汝镇的广成关、偃师市府店镇的轾辕关、荥阳市汜水镇的旋门关、孟津县白鹤镇的孟津关、孟津县花园村的小平津关,拱卫在洛阳盆地周围,使洛阳自古享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成为历史上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
由伊河、洛河下游冲积而形成的洛阳平原,位于洛阳盆地腹心,主要涵盖今洛阳市区与偃师市伊洛川地,也涉及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及巩义市的一部分。
今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一带,地在“自洛汭延于伊汭”(《逸周书》)范围之内。偃师商城遗址一带,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载:“商汤受命而王,作宫邑于下洛之阳”,称其地为“下洛之阳”。再据《晋书·地理志》《大平寰宇记》等所载,晋时“省偃师入洛阳”,即西晋之时,洛阳盆地之内有洛阳县而无偃师县。北魏建都洛阳时,亦无偃师县建置。
因此,不管从历史地理层面,还是从历史文化传承层面来看,洛阳盆地都是不可分割的,今日偃师市和洛阳市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代之居”与“五都荟洛”
《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文中的嵩高即嵩山;四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四渎即长江、淮水、黄河、济水;山东,指崤山之东。就是说,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在黄河、洛水之间。而河、洛之间的核心区域,就是洛阳盆地。由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考古发掘及陕西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等可证,夏代、商代、西周、东周等均曾长期建都于河、洛之间的洛阳盆地。
在今伊洛平原之上,洛水之滨,大体东西一线,保存了五处古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人称“五都荟洛”。这五座都城都曾是当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凝聚了洛阳盆地、河洛地区的历史、文化,代表着当时中华文明发展的高度。
洛阳盆地内的五大都城遗址,位置最靠东边的是偃师商城遗址,它地处“下洛之阳”,可称“下洛”;再者,后世人们也称故洛阳城即汉魏洛阳故城为“东洛”,隋唐洛阳城为“西洛”。下洛、东洛,大体以首阳山为界;东洛、西洛,大体以瀍河为界。(李健人《洛阳古今谈》)
战国中后期,东周王城又称“河南城”,东周成周城易名“洛阳城”。秦灭周后置郡县,东以洛阳城为中心建洛阳县,西以河南城为中心建河南县,由此,周之一都二城演变为洛阳、河南二县。西汉承秦制,沿置洛阳、河南二县。东汉之后,洛阳盆地内长期沿置洛阳、河南二县。至金代,废河南县,并入洛阳县,从此不再复置河南县。
1955年11月,撤销洛阳县,部分辖地划属偃师、孟津、宜阳三县。从此不再复置洛阳县。(《洛阳市志·建置沿革志》)
河洛地区——黄河流域的中心
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一般界定为:西至潼关、华阴,东至郑州、开封,南至汝州、禹州,北至安阳、晋南,大体相当于今豫西、豫中、豫北、晋南地区。河洛地区位于黄河中游及黄河中下游交汇地区,正是黄河流域的中心。
《史记·秦本纪》载:公元前249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三川郡以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三川而得名,大体辖有今灵宝市以东、黄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略小于今天所界定的河洛地区,治所在洛阳城(今汉魏故城)。
西汉二年(公元前205年),西汉高祖刘邦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治王城)、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等22县,大体相当于河洛地区中东部一带。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改河南郡为河南尹。
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治洛阳城,是为河南府之始。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河南府辖24个县:河南县、洛阳县、缑氏县、偃师县、巩县、阳城县、登封县、陆浑县、伊阙县、新安县、渑池县、福昌县、长水县、永宁县、寿安县、密县、河清县、颍阳县、伊阳县、河阴县、王屋县、阳翟县、汜水县等。
唐之后,宋、元、明、清皆置河南府。清初沿明制,河南府辖1个州(陕州)13个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陕州升为河南省直隶州,河南府下辖10个县:洛阳县、偃师县、巩县、孟津县、登封县、新安县、渑池县、宜阳县、永宁县、嵩县。
元代置河南江北行省,此为“河南”作为省级区划名称之始;明代称河南布政使司,清代称河南省,沿用至今。
据邢永川《“河洛”初考》一文称,在中国25部所谓“正史”中,“河洛”一词共出现了108次,其中用于地名意义的情况最多,而地名所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可分为3类:一是微观的,专指洛阳;二是中观的,或指洛阳地区,或指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三是宏观的,指今天的河南省,甚至可以成为“中原”的替代词。在河洛文化命题提出至今30多年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对河洛地区的范围进行了探索讨论,其不同之处是所界定的范围大小广狭有别,但河洛地区的中心是洛阳盆地、洛阳,则几乎是所有研究者的共识。
至于河洛文化圈,朱绍侯先生指出:“河洛文化圈应该涵盖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区”,开封、南阳、许昌、安阳、商丘都是“坐落在河洛文化圈内的城市”。
2009年10月20日,第八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平顶山市召开。研讨会的“纪要”指出:“以炎黄二帝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包括伏羲、女娲、燧人、炎帝、黄帝、祝融、共工、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嫘祖、仓颉等,他们是中华文明的发轫者,大都出自或主要活动于以河洛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可以说,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洛故土”。
研讨会的“纪要”同时还指出:“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母文化和主流文化。她不但在地望上居于中国诸区域文化的中心位置,而且在整个中华文明的文明体系中,也处于核心位置,对其周边的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等产生过强烈影响。”
洛阳盆地、河洛地区乃至中原大地,正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文脉之根。以上所引研讨会的“纪要”的有关内容,就是最好的肯定和说明。(徐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