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我离开洛宁兴华乡(今兴华镇)兴华村已近二十年了。回想在这里驻村的日日夜夜,印象仍如昨日般鲜活。这个被熊耳山和荀公溪环抱的古山村,不仅有诸多名胜古迹,也有独特的民风民情。
山居门对千亩竹
荀公溪是兴华村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村西南的全宝山,从兴华村的北边流过,水量很大,水流湍急,河水清澈,毫发可见。河的北岸是一片千余亩的竹园,生机勃勃、翠色欲滴,是一幅天然的风景画。
河上有一座明代的石拱桥,名曰公和桥,将竹园和村落贯通。桥的北端、竹园旁边有一座不大的古庙,名曰杨公祠,这是纪念南宋名将杨再兴的祠堂,因为他曾在这里大破金兵。但是,庙中的塑像早已不存,并且建筑作了局部改建,成了竹园的看护房。我们驻村工作队就住在这里。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竹林送爽,清溪奔流,时闻鸟鸣。我们工作队的张队长说,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负责竹园看护的孙五爷,是抗战时的老兵,当过教官,很有文化。他做的竹叶茶很有名,他说这里的竹叶茶与嵩县杨山的牡丹茶、新安县磁涧的木兰茶,曾是豫西地区的三大名茶。他还说,竹叶茶具有清凉解暑、清热除烦之功效。但是,并非每种竹叶都能做茶,能入茶的只有兴华村的这种淡竹。在春天时采嫩竹叶,经过多道工序,方可制成这竹叶茶。
我们跟随孙五爷学做茶,也学习如何管护竹园。兴华竹农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种竹和成竹培育模式。特别是他们的竹园培土方式,是全国独有的。培土即培埂,在冬季和早春进行,埂高20厘米,埂距60厘米。在园内适当地方起土,起土坑内又栽竹,反复循环。
兴华的竹编很有名,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曾远销省内外。这个山村,有不少竹编世家,能工巧匠众多。从事竹编,首先要砍竹子。但是,竹子如何砍,是极有讲究的。在杨公庙有一块民国时的石碑,上面刻了一段古老的歌谣:“砍竹子,有讲究,最好时间夏冬秋。砍六保五莫留七,老弱病残不可惜。先看天,后看地,莫见箩大太阳地。刀要快,茬要低,周围竹子要稠密。”孙五爷解释说,农历六月、腊月砍竹最好,此时砍老竹不损新竹,且伐的竹子虫不蛀。
溪水相伴水磨坊
杨公祠旁的河流边有三处古老的水磨坊,是利用水力加工粮食和油料的石头建筑。这三个水磨坊,是村里的公共财产。
水磨,是古代水力机械。北魏时,仅洛阳谷水上就有水磨坊数十座。水磨的水力传动部分有卧轮式和立轮式两种,最多的有一个立轮带动三个齿轮,每一个齿轮带动一盘大磨,每盘大磨再各带动两盘小磨,称水转连磨。还有两船并联,中间安置立轮,两船各置一磨者,称活法磨。唐宋时期,洛阳水磨众多,除用来磨面外,还用来磨茶、磨油等。
古代水砻、水碾的传动装置与水磨类似。砻是用来破除谷壳的,砻的上盘较磨轻,可与磨互换,多用木石料制成。碾有碾盘,是用来碾细米去除米糠的。一个水力装置同时带动磨、砻、碾者,称为水轮三事。《元河南志》记载,五代魏王符彦卿在洛阳安远坊的水磨,就是这种水轮三事。
明清民国时期,洛阳凡靠近河渠的村庄,几乎都有水磨,今洛龙区、嵩县、宜阳、汝阳等县区都留有“水磨村”的地名,正是洛阳地区曾经普遍使用水磨加工粮食的历史印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电力的逐渐使用,水磨坊被逐步废弃。
但是在二十年前,兴华村还保留着水磨坊,村民还习惯用水磨磨面、磨豆腐和加工油料。这三处水磨坊都在河的北侧,在上游另开一渠,抬高水位,形成水源高、落差大、有退水去路的“磨窠”,即水磨坊选址处。在这里用石条建成磨坊,下装磨轮,内备石磨。这三个磨坊面积大小不一,最大的用来加工面粉、玉米糁,另两个稍小,分别加工豆腐和油料。
这里的水磨坊,蕴含着古朴的情调,浸透着山水相依的幽雅情致,是这个古老山村的一处独特风景。按孙五爷的话说,这是山村的魂儿!(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