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主任,有名患者术后有排尿不畅问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不理想,您来看看有啥办法没?”
“耿主任,有名患者术后有排尿不畅问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不理想,您来看看有啥办法没?”
“耿大夫,住院时,您帮我扎针后,头就不那么疼了,以后能常找您不?”
“耿大夫,我想再买点住院时候您给我用的中药热奄包。”
…… ……
“耿大夫”名叫耿高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近半年来,除了坐门诊,她还经常会“接单”到西医科室住院部查房,其施展的耳穴压豆、热敷、针刺等中医治疗方法不仅帮同事解决了问题,也让患者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
中医走进西医科室查房 用中医药“征服”患者
“耿大夫,我这次专门带老姐妹来找您,她跟我一样偏头痛,您看看能不能给她也放放血?”上周三,记者在该院中医科采访时,正遇到69岁的刘女士带老姐妹来找耿高璞。
前段时间,刘女士因偏头痛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虽然输液等治疗起到了明显效果,但患者仍感觉头顶还时不时疼痛。耿高璞“接单”查房后认为,可通过放血疗法缓解刘女士的偏头痛。
刘女士之前从未接触过中医疗法,想着试试看,令她惊喜的是,疗程结束后头顶就不疼了。她成了耿高璞的“粉丝”,出院没几天,就带着有同样病痛的老姐妹来找耿高璞。
两个月前,58岁的柳先生因结直肠癌住院接受第三次手术,手术虽很成功,但术后快一周他都无法排气,腹部憋胀难受,主管医生也想了一些办法,可效果不明显。耿高璞查房时,通过中医四诊法诊断后,给他用中药热奄包热敷加灌肠来缓解胀气。
用药第一天,柳先生腹部不再憋胀,第二天就排气,第三天摘掉引流管,进食流食。他出院后,每遇到身体不适,就先找耿高璞咨询中医方面的缓解、治疗方法。
今年5月底,在医院领导支持下,耿高璞探索开展中医查房,截至目前已帮助近400名住院患者,通过拔罐、热敷、药浴、熏蒸等中医适宜技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水肿、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还“圈粉”同事,让中西医协同治疗更默契、高效。
一次会诊带来的启发 让患者术后加速恢复
“今年5月,有一次普外科申请会诊,目的是讨论如何解决患者术后多存在的胀气、疼痛问题。”耿高璞说,她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生,知道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上还有很大施展空间,就主动提出定期中医查房,在医院领导支持下,她先尝试跟几个科室做好流程方面对接工作。
“像刮痧、拔罐、热敷等中医治疗手段,方法简单,起效快,价格低,能给西医治疗起到补充、协同的作用。”她说,一段时间后,中医适宜技术在患者术后恢复方面起到明显效果,中医查房科室就扩展得越来越多,从最初一两个扩展到胸心外科、脑外科、神内科、急诊外科等科室。
中医适宜技术在加速患者术后全方位恢复取得明显效果后,在医院安排、布局下,一批获得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资质的护理团队逐渐成长为更多“耿高璞”,中医查房后,护理团队负责来落实。
“看到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明显提高,我们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效果感受挺深,大家学习热情也挺高。”该院神经内科护士长王高雅说,“有位住院的阿姨尿频尿急,夜里要起来好几次,休息不好,身体恢复得也慢,给她连用三天中药热奄包后就不尿急了,她自己还想出院后继续用。”
“宜中则中、宜西则西”探寻术后高效诊疗路径
眼下,除了中医查房、临床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西医协同治疗在医院越来越多的科室得以落实,惠及更多患者。
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谢红伟曾在临床中运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解决重症患者便秘症状,用中医经方帮慢阻肺患者清热解毒、化瘀抗炎,并发表中西医联合治疗相关论文。在他看来,中医正从以前的“补位选手”逐渐向“主位选手”发展,中西医协同是临床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该院儿科护士赵莹已获得小儿中医外治护理资质,目前开展有穴位贴敷、中医超声波治疗等,屡获患者认可,近期预开展脐灸、小儿中药足浴包、小儿刮痧等中医治疗方法。
西医科室内,中医大夫忙碌的身影越来越多,他们针对一些科室住院患者推出的中药制剂如生化汤、清鼻汤、苍耳子丸、止咳化痰合剂等,以及各类应节气而推出的中药茶饮,受到广泛欢迎。
中医诊疗被更多人“看到”,让耿高璞很受鼓舞。目前,她正和其他科室同仁研讨制定符合各科室核心病种的中西医规范诊疗办法,尤其对术后患者。“西医有自己的诊疗体系,中医也有汤药、膏方、适宜技术等方法,两者结合,宜中则中、宜西则西,可以缩短疗程,减轻痛苦,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她说。
记者从院方了解到,为推动中医在临床的应用,在拥有两个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基础上,该院推出“西学中”培训,每年组织西医专业医生进行中医相关课程培训,同时组织护理骨干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系统性培养中医专科护士的目标已提上日程。(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裴冉冉 通讯员 徐建军 李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