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与神都关系密切的新书——《武则天研究》在洛阳发布。
眼下的洛阳,牡丹盛开,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赏花人,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神都。近日,一本与神都关系密切的新书——《武则天研究》在洛阳发布。发布会现场,该书作者、《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以及受邀前来的《中国地名大会》嘉宾、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双怀,一起为文史爱好者讲述了武则天与洛阳的故事。
武则天一直偏爱洛阳,推崇周朝礼乐文化
众所周知,从隋炀帝迁都洛阳直至唐朝建立初期,洛阳一直被称为东都。唐睿宗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将东都洛阳更名为神都,这是为什么?
孟宪实介绍,当时唐睿宗的年号为文明,武则天将其改为光宅,意为“光大所居”,即建都之意。同时,她改东都为神都,改洛阳城内的宫城紫微城为太初宫,又派官留守长安将其作为陪都。“太初”表示新起点,象征武则天时代正式开始。
王双怀认为,将洛阳更名为神都主要有两个用意:首先是为了与曾经的东都区别开,与“李唐王朝”进行切割;其次,“神”字意味着“天命”,武则天迁都神都,传递出“皇权天授”的信息,是稳固自己统治地位的一种谋划。
“武则天一直偏爱洛阳,她认为洛阳比长安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水陆交通也更便利。”孟宪实说,武则天一直仰慕、推崇周朝的礼乐文化,而洛阳是礼乐文化的诞生地,所以,她迁都洛阳,并在称帝前下令仿照“周公在雒邑造明堂”的典故,向天下昭示她重兴周制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