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九都路一直向东,过了凤化街不远,就能在路南看到一处古建筑群,这就是万里茶道在洛阳的遗产点之一——山陕会馆,也是正在建设中的万里茶道博物馆。尽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其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最初的建筑布局。如今,透过会馆内精美的琉璃照壁、繁多的廊檐木雕及各式石雕构件等,我们仍可追寻到万里茶道留给洛阳的繁荣与兴盛。
舞楼
沿九都路一直向东,过了凤化街不远,就能在路南看到一处古建筑群,这就是万里茶道在洛阳的遗产点之一——山陕会馆,也是正在建设中的万里茶道博物馆。尽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其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最初的建筑布局。如今,透过会馆内精美的琉璃照壁、繁多的廊檐木雕及各式石雕构件等,我们仍可追寻到万里茶道留给洛阳的繁荣与兴盛。
千户山陕商家捐银建馆
洛阳濒临黄河,北距山西东南地区不足百公里。万里茶道起始之初,晋商南下寻觅商机,首选就是河南,而洛阳水陆交通便利,自然成为其重要据点。
康熙后期,伴随着万里茶道的贯通与巩固,晋中平原上的祁县、平遥、太谷、榆次、汾阳、徐沟等地的商人,纷纷来到洛阳。他们大多携带巨资,不喜欢小打小闹,一旦介入某行业,便迅速垄断,只要是他们所从事的领域,无论是外籍商人还是当地旧有商户都无从插手。他们先从钱庄、典当等入手,后发展为票号,很快,洛阳茶市也被其独占。
他们被称为晋中商帮,一跃成为洛阳最大的商帮。为了维护商帮的利益和凝聚力,商人们决定共同出资修建会馆,地点就选在当时洛阳城的南关菜市东街。
为什么选择南关?山陕会馆文物保管所所长孙红飞介绍,彼时,这里是洛阳城最繁华的商业区,而且陆运可接宛洛古道,水运码头也四通八达,可为货物中转提供诸多便利。
山陕会馆内的碑刻显示,当年捐银建馆的山陕商家有千户之多,而清代洛阳人口不过20余万,可以想见,当时晋商、秦商在洛阳所占的商业比重之大。
会馆历时十几年才修建完成,在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又多次进行修缮。有石碑记载:“至嘉庆年中,会馆因风雨剥蚀,颇有倾废,秦晋重商惧其湮(yān)废,逐重葺(qì)新之……共费资二万五千有奇。”要知道,当时的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不过几两银子,修缮一次会馆就花费2.5万多两白银,足见万里茶道给商人们带来的丰厚收益。
仪门
奢华建筑见证商贸繁荣
万里茶道给商人们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让自隋唐后逐渐冷清的洛阳商业市场再次兴旺起来。据《洛阳市志·商业志》记载,到了康熙中后期,洛阳已成为陕甘地区与中原、南方各省商品流通的重要通道。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汇聚于洛阳的行商坐贾有千家之多,年经营额估计有四五百万两白银。
而伴随着商贸繁荣修建起来的山陕会馆,也在一次次修缮中愈显奢华。如今,漫步其中,依然可以从细节中感受到当时商帮“不差钱”的范儿——
琉璃照壁。位于会馆中轴线最南端,照壁自下而上由青石须弥座、壁身、悬山绿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立面呈“凸”字形。须弥座雕饰花卉、奇石、动物等图案。壁身中部和东西两侧由琉璃砖镶嵌,中心为“二龙戏珠”、八仙、花卉、卷草纹等,色彩鲜艳。这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琉璃照壁。
舞楼。雀替和脊饰尤为引人注目,雀替装饰貔貅护蛛、狮子戏绳、连年有余、麒麟凤凰等图案。正脊鸱吻高大,脊身饰高浮雕鹿、牛、麒麟、狮子等吉祥瑞兽。垂兽别具一格,饰武士骑狮、麒麟送子。
拜殿。这是会馆的中心建筑,殿前有高大月台,殿内装饰华丽,斗拱、檐檩等存有清代旋子点金彩画,富丽堂皇、图案精美。额枋、隔扇门上分别透雕云龙、八仙、瑞兽、仙人、仙树等,雕工令人叹为观止。
正殿。这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檐梁上的斗拱龙头张牙舞爪、腾云驾雾;檐梁下的木门雕花却是人物花鸟、虫鱼细草。
孙红飞说,山陕会馆是万里茶道商贸繁荣的见证,也为研究与万里茶道有关的商贸活动、会馆文化提供了实物载体,欢迎大家前来细细观赏。
面向社会长期征集文物
孙红飞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建设、丰富馆藏文物,山陕会馆面向社会长期公开征集万里茶道相关文物。
文物征集范围为:与万里茶道历史文化相关的实物、文献、图片、档案等文物和资料。
文物征集方式有捐赠、复(仿)制和借展三种。对于无偿捐赠的文物和史料,经专家鉴定,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将颁发收藏证书;对于个人不愿或不便捐赠的文物和史料,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由本馆自行复(仿)制;有关收藏单位或个人可将藏品借展给本馆,双方签订借展协议,文物所有权不变。
如果您有相关文物,并想为万里茶道博物馆建设做点贡献,请拨打电话:0379-63532448。(记者 智慧 实习生 张嵩雨/文 记者 鲁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