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的教学楼,明亮的餐厅,一群欢快地打着篮球的孩子……近日,我省首批特岗教师之一、孟津县常袋镇初中教师付晓霄,站在焕然一新的姚凹教学点,想起7年前刚来这儿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
付晓霄(左三)和学生们谈心
宽敞的教学楼,明亮的餐厅,一群欢快地打着篮球的孩子……近日,我省首批特岗教师之一、孟津县常袋镇初中教师付晓霄,站在焕然一新的姚凹教学点,想起7年前刚来这儿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
泪从何来?
1 “闺女,要不咱回去?”
2009年8月30日,对在城市里长大的付晓霄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
那一天,付晓霄和陪同的父母一起到常袋镇初中报到。尽管做足了心理准备,她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校园不大,有些破败;宿舍里仅有一张3条腿的木板床,没有窗帘和电扇,走进去不一会儿,汗水就浸透了全身。
原本给她找了一份不错工作的父亲见状,低声问:“闺女,要不咱回去?”
付晓霄没有回答。父母明白了她的心思,就捡了些砖头支起来,补全另外一条床腿,铺上席子,床整理好了;买来铁丝、钉子、挂钩,把床单挂在窗户上,就有了窗帘;找了个掉漆的桌子糊了纸,就有办公桌了。临走时,红了眼圈的父亲说:“啥时候不想在这儿了,给爸打电话,我来接你!”
2011年,付晓霄又被派往5公里之外的常袋镇初中姚凹教学点,担任初三数学教师。这个教学点很特殊:全校百余名学生,却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校园内仅有一栋教学楼,却有大大小小7个门;一刮风,土操场上就尘土飞扬……
付晓霄笑着说,刚去时住的小屋没有窗户,下雨天漏雨;在用石棉瓦搭成的餐厅里吃饭,时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碗里;去厕所要穿越操场,下雨天鞋子陷在泥里拔出不来……
由于条件艰苦,老教师一有机会都转走了,新教师不愿意来。在校长李晓强的带领下,付晓霄和几位同事选择了留下,一干又是7年。
多年辛苦终有回报。昔日的教学点如今已新建了餐厅、厕所、操场,改造了教学楼,地面也已全部硬化。今年秋天新学期开学,付晓霄和同事又回到常袋镇初中执教。
2 苦心引导乡下孩子“不怯场”
河南省中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农村教师优质课一等奖、洛阳市学科带头人……教学点的教师外出培训机会不多,但付晓霄一刻不放松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很快成长为教学骨干。但与这些成绩相比,更令她欣慰的,是帮助这里的乡下娃爱上了读书。
付晓霄刚到姚凹教学点时,孩子们不敢表达,见老师就躲,这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从组织孩子阅读入手,让他们通过书籍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打开自己的心窗。
在她的努力下,藏书3000多册的图书室建起来了,教学点所有学生参与的读书节办起来了,朗诵比赛、作文竞赛、课本剧表演、亲子共读等读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每年5月举办的读书节上,为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付晓霄借村民的木板搭起了台子,孩子们争先恐后上台“秀”自己。
“原来,孩子们的眼神是羞涩的,见老师不敢问好;现在,你再去看,一个个都不怯场了,开朗又大方。”李晓强说。
2012年,付晓霄怀孕了,教学点离常袋镇有5公里路,不通车。家在洛阳的她,每周一早上5点就起床,挺着大肚子坐上最早的一班83路公交车到常袋镇下车,然后搭乘村民的农用三轮车到校,无论刮风下雨从未迟到过。
儿子两岁后,跟着付晓霄吃住在学校。付晓霄上课时,就把他托付给学校餐厅的阿姨照看。有一天傍晚,去市区上公开课的付晓霄回到学校,不见了儿子,直到深夜,才在一个村民家里找到……
3 乡村教师的正能量
今年暑假,有个大男孩儿身着军装来学校,向国旗敬礼。他叫帅帅,是付晓霄2011年教过的学生。
“帅帅没有母亲,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我经常找他聊天,得知他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军人时,鼓励他、支持他。如今,他如愿以偿了。”从小在部队长大的付晓霄说。
青青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母亲离开了她,她和叔叔、婶婶生活在一起。而青青叔叔家本来就有4个孩子,生活困难,付晓霄就经常给她送吃的、穿的。
教学点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的是单亲家庭,家境比较贫困。付晓霄说,小小的乡村教师也可以拥有大大的正能量,只要能想到办法,就能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借助国家贫困资助平台,付晓霄对全校孩子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摸底,对特别贫困的,都给予了帮助;通过志愿者协会,她募集到很多衣服,组织教师分送到贫困孩子手中;参加“成长心连心”青少年成长公益项目,和志愿者一起到大街上募捐……
时光荏苒,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付晓霄也已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坚守了9年。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付晓霄最喜欢袁枚的诗《苔》。因为她说,乡村教师虽如苔花般普通,但只要努力,也能像牡丹一样美丽绽放。(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