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诗一般的语言,勾勒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动人图景,也揭示出绿水青山之于城镇化进程的“丰满诗意”。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诗一般的语言,勾勒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动人图景,也揭示出绿水青山之于城镇化进程的“丰满诗意”。
在8日召开的全市“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动员部署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指出,“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是洛阳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实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就是要推进水系连通、林水一体、城水互动、人水和谐和上下游同步治理,加强组团县(市)区与中心城区的生态对接,提升组团发展品位,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水文章”汇入“城文章”,“城文章”接通“水文章”。
水清城靓,水活城兴。进入“十三五”以来,洛阳就把治水问题放在了新型城镇化这个“现代化综合战场”中来考量、来布局、来实施。
城镇化需要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发力,尤其需要生态资源要素的基础支撑。古语说“上善若水”,又说“君子遇水必观”,是从自然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圆融之智。水看似柔弱、普通,却是诸多生态元素中最基本、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公共性的社会资源,堪称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古往今来,多少城市的兴衰史,都与水的走向趋势紧密相连。
以水为名的洛阳尤其如此。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二里头、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闪耀着先民“择水而居、因水而兴”的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先后向西跨过涧河、向南跨过洛河、向东南跨过伊河,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地位不断提升。
“生态优势金不换”。大自然造化的伊河、洛河、瀍河、涧河蜿蜒在河洛大地,人工兴建的中州渠、大明渠和铁路防洪渠蜿蜒在市区,加上周边又有小浪底、陆浑、故县等大型水库多年调节,伊洛河滩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让洛阳成为北方地区少有的富水城市。可以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方面,洛阳的“水文章”有着巨大的运作空间和增“值”潜力。
去年以来,洛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实施“一中心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组团发展战略,最根本的就是利用生态廊道、基本农田等使中心城区与组团县区自然隔离,通过生态、交通、产业有机联结,真正实现合理分工、优化升级、联动发展,而不是靠成片的厂房、各种的建筑连成一体,重走“摊大饼”的老路子。这一顶层设计,与中央要求的“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等完全一致。
伊、洛、瀍、涧“四河”,市域总长度546公里,市区内总长度104公里,流经除汝阳、吉利外的所有县(市)区,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0%,既是所流经县(市)区的生态廊道,也是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生态对接的重要纽带。把治水兴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以河流为纽带,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建设、水资源利用等工作,促进中心与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紧密衔接、优势互补,就能加速各类要素资源集聚,最大限度获取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发展红利。
也必须看到,“四河三渠”目前突出存在水量不足、水质不良、河岸不绿、堤防不牢、设施不全、道路不通等问题,再不统筹抓好治水兴水,我们引以为傲的“水优势”,反倒会变成城镇化进程中的“水障碍”!
形势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接下来,我们就要把“四河同治、三渠联动”摆上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实施,切实做足做活做好“水文章”,以实际成效助推洛阳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开创洛阳城市发展新境界。要按照“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的总体目标,坚持规划引领、上下联动、惠民利民,突出抓好“重拳截污治污、加快引水补源、加强河岸治理、推进林水一体、实现路网环通、实施沿河棚改”等重点工作,把“四河三渠”滨水区域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功能区,构建起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空间格局,塑造出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风貌。
“治理一条河流,改变一座城市”,是当今很多地方的经验总结。“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不仅会获得“由里往外美”的绿色魅力,更会获得“源头活水来”的发展动力。
“水文章”是“城文章”的灵动之美、点睛之笔,治水兴水是洛阳新型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刚性要求。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非得拿出硬措施、下足硬功夫不可!(洛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