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以“历史的名义”打造“新地标”——写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设拉开帷幕之际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日报 2017.06.12 08:16

  这注定是值得铭记的历史性一刻。

  仲夏时节,古都洛阳。人们怀着敬畏历史、尊重传统、传承文脉的极大热情,把目光和脚步投放到这座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城市,作为一项重头戏,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设就这样在备受瞩目中拉开了帷幕。

  “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运营的典范”……当这样的词语与“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放在一起,用来描述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与价值意义时,已然为人们定义出一座传承历史文脉的“新地标”。以“历史的名义”将其打造成精品工程、历史工程,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标注来路,这已经是洛阳与生俱来的使命。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许多国人饮水思源的瞩望中,这样的思绪或许萦绕了许久。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拥有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从“河图洛书”“三代之居”“天下之中”“三教祖庭”到“丝路起点”,无不在诉说着一座城市的沧桑与辉煌。而沿洛河一字排开的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密度之高、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举世罕见。

  其中,二里头遗址尤其具有独特的分量与地位。自1959年发掘以来,几代文物工作者在这里接续奋斗,初步探明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都邑的聚落大势,把一处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呈现给世人,而遗址内发现的宫殿建筑基址、平民居住址、井字形大道、手工业作坊,还有大量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则为我们勾勒出数千年前先辈们在这片热土繁衍生息,从洪荒时代向文明时代迈进的历史图景。

  对洛阳人乃至全体国人来讲,今天的“二里头”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这里蕴含着“华夏的源头”,这里被视为“最早的中国”。正如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那样,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明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起,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国家形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保护展示工作被提升到空前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也正是洛阳一以贯之的基本遵循。

  遗址和文物是历史的血脉,联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置于这样的语境下,把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高水准建设好,使其真正成为“华夏之源”的真实载体,展现“最早中国”的孕育肇始,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洛阳责无旁贷。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履新洛阳后不久,便前往二里头遗址实地调研文物保护工作,要求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丰富完善,其后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工作,听取建筑设计和周边规划方案汇报,强调在项目建设中统筹处理好博物馆建设与遗址保护、文物展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洛阳站在整个城市发展的高度,把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列入“9+2”工作布局这一洛阳“十三五”发展的顶层设计,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始终坚持守正出奇、传承文脉、彰显特色,把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统筹考虑,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致力于把洛阳打造成传统与现代交汇、古韵与新风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实现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面临着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时代使命,尤须心怀敬畏,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设,不留历史遗憾。尤其要结合遗址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质,充分体现“夏朝都邑”的文化内涵和“最早中国”的历史地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依托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更好发挥博物馆的典藏、保护、研究、教育等功能,真正把博物馆打造成延续文脉、储存记忆、维系精神的精品工程,进一步带动和加强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工作,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世代传承,以更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留下恒久的“精神滋养”。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以“历史的名义”打造“新地标”,用文化力量标注发展新高度,洛阳当有这样的自信和自觉。(洛平)

[ 责任编辑:周萌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护腰坐垫是“智商税”吗
护腰坐垫是“智商税”吗
  • ·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可以同时吃吗
  • ·“一周一针”的长效胰岛素,最快本月底上市
  • ·想让孩子冬天少生病 听专家支招儿童防病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旅居小地方 沉浸慢生活
  • ·好客山东遇上老家河南 假期再现双向奔赴
  • ·中秋假期短途游流行 预计国庆出游人数创新高
  •  
    新闻排行
  • 洛阳孟津黄河湿地今冬迎来首批小天鹅
  • 降水,大风,强降温!洛阳市气象...
  • 巾帼不让须眉!洛阳一女兵荣立二等功
  • @洛阳人,这些采暖问题需要专业人...
  • 百余家企业招人!孟津专场招聘活...
  • 今年以来,洛阳法院新受理信用卡...
  • 洛阳大雾天气何时结束?最新预报来了
  • @洛阳人:供热首日,您家暖气热了...
  • 如何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组合贷商...
  • 河南杰盛会计事务所与洛阳理工学...
  • 百姓呼声
    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开展商业拍摄要交费
    洛阳站站房上“洛阳”二字何时能点亮?
    精彩图片
    新安县磁涧镇:丹...
    郭蓉怡:青春接力 ...
    中科信息产业园(...
    于延明:豆香四溢 ...
    精彩热帖

    洛阳关林庙

    洛阳健步队在香港

    白桦林

    秋风秋雨叶落黄
    /桂花飘香的季节
    /迷恋嵩山
    /游上清宫有感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