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年近七旬的赵金水一家摘了“贫困帽”!今年这个春节,用他的话说,“过得扬眉吐气”。不仅如此,老赵心里还憋着一股劲:“当贫困户不是啥光彩的事。党的政策好,咱也不能躺着睡大觉。脱了贫、摘了帽远远不够,还要用双手种下摇钱树!”
老赵家在孟津县城关镇桐树凹村。虽说城关镇经济发达,但桐树凹村还是不折不扣的贫困村——位置偏僻、沟壑纵横,窑洞随处可见。全村245户,贫困户占了66户。
在乡亲们眼中,老赵是一个能人,年轻时搞副业、当铁匠,妻子也吃苦肯干,可儿子患有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里日子一直捉襟见肘。后来年纪大了,老赵夫妇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还要照看孩子,脱贫成了“猴年马月”的事。
老赵的新生活和村子的新变化是从去年开始的——镇里将桐树凹村确定为帮扶脱贫村,镇党委书记韩海卿挂帅分包,县爱卫办副主任乔玉芹驻村担任第一书记。
“桐树凹穷,有自然条件的因素,但关键是人穷志短思想作怪。”韩海卿说。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脱贫政策送到家门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抓住了,桐树凹村也能像富裕村一样‘扬眉吐气’。”……一次次苦口婆心,一趟趟外出学习,干部群众开始有了精气神。
干!对照贫困村退出标准,桐树凹村开始一项一项“打钩”销号。
入户路通了。过去,水泥路通到村,而入户的几十米仍是沙土路,下雨天还是满脚泥。今年,镇里协调资金对犄角旮旯的入户路进行统一硬化。
自来水通了。以前,全村人吃水共用一口井,前年又修了一眼,由于电压不稳,只能“望梅止渴”。今年,装上变压器,铺设新管道,吃水问题迎刃而解。
面貌变美了。乔玉芹又引导群众开展庭院美化、环境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扶!基础设施政府“兜了底”,扶持产业关键“看群众”。
拿老赵来说,孩子申请了残疾人救助两项补贴,每月120元,自己吃了低保,每月160元,勉强维持生计。今年,在镇里引导下,他流转3亩土地种了烟叶,农忙时在烟田务工,剩余2亩土地自己种了花椒。此外,老赵利用村里提供的3000元脱贫引导资金,建了鸡舍,养上了蛋鸡。依托互助金扩容贷款项目,他还贷款3万元入股养牛合作社,每年分红3000元。掰着指头算下来,全家一年总收入超过1万元。
“桐树凹是典型的农业村,发展产业要发动群众做足农业文章。”韩海卿说。今年,全村通过扶贫贷款入股养殖合作社参加分红的有21户,自主养殖的有45户,同时还种植烟叶、花椒300多亩,每个贫困户都有2个以上增收项目。
为让村集体“有米可炊”,镇里专门拿出10万元入股养牛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项目根据行情每年进行分红。
前不久,桐树凹村进行入户核算,61户贫困户达到退出标准,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4%。
为此,村里特意举行了脱贫仪式,为脱贫户戴上大红花,逐一颁发脱贫荣誉证书。“靠着墙根晒太阳,小康生活不会来。摘了贫困帽只是开始,咱们还要‘扶上马、送一程’,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韩海卿说。
如今,桐树凹村脱贫有了精气神。乡亲们感激党的好政策,决心不苦等、不苦熬,靠双手种下“摇钱树”。(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特约通讯员 郑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