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年味渐浓。到关林庙会祭拜关公,祈求来年平安顺利、财运旺盛,成为洛阳人的春节仪式。从最初的民众自发祭拜关公,到明清时期声势浩大的官祭,再到如今的传承民俗的文化庙会,关林庙会绵延千年,不断传承创新。
一般老百姓祭拜,那就简单多了。带着供品到庙里,焚香燃箔,磕头献祭,求关老爷庇佑,虔诚恭敬。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许多女信众在大殿或二殿结伴吟唱,语句合辙押韵,木鱼、响铃、“嗨嗨呀”之声此起彼伏。
原来,这是女信众的特殊祭拜形式——唱经。
寇莹说,她们唱的内容为称颂关帝恩德事迹、做人向善的基本道理和传统孝道等。
唱经时,领唱者手持号旗在最前面,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唱诵。唱完后,一起将号旗点燃。这一祭拜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社火表演,传承民俗
关林庙会,除了祈福纳祥,传统民俗表演也是吸引众人看庙会的重头戏。
各地社火班会聚关林,庙内幡旗招展,锣鼓喧天。狮子、高跷、排鼓、旱船等,十八般武艺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
寇莹说,班社朝冢,一则为求神明保佑;二则借庙会人多展示技艺,扩大影响。遐迩闻名的大里王舞狮,清咸丰年间自立名号为“关火圣社”,教练演员,修整旧装,排演了“狮子上老杆”“狮子上天梯”“狮子走软索”等惊险杂耍,连年亮相关林庙会,一时声名鹊起,享誉四乡。
社火班、社朝拜关冢的传统如今仍在延续。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关林都要组织社火比赛。
从2011年开始,关林恢复了春节古庙会。拜关公、上福香、挂福灯(长明灯)、请莲花灯、安太岁、降财神、求福果、祈福放生等古色古香的老洛阳民俗,满足了河洛儿女祈福愿望。
高台舞狮、河洛大鼓、戏曲唢呐及民间武术、杂耍、绝技和旱船、秧歌等民间社火,不断上演,剪纸、草编、吹糖人、捏面人、泥泥狗、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艺人各展绝技,市民和游客长了见识,增添了乐趣。
今年的关林春节庙会,以“年味无双”为主题,在保留传统祈福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互动体验项目,为市民打造一场文化盛宴。(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