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乡间农谚:“小满十八天,不熟也精干”。意思是小满节气过后第十八天,麦子就不再生长了,熟不熟都要收割。小满前后,有一种特别的美食值得一尝,那就是“捻馔”。
捻馔用新麦做成。麦子快要成熟时,将青绿色的麦穗割下,放入蒸笼中蒸熟(也有在开水中焖熟的),趁热搓去外壳,将麦粒搁到石磨上磨出一寸来长的细条,用蒜汁辣椒有调味,直接食用。捻馔看似软软绵绵,吃到嘴里却特别耐嚼,不好消化,吃多了胀肚子,家里大人一般都不让小孩多吃。
作为时令美食,五月底的时候小麦遍地都是,可作为农民却难得吃上一次,因为麦收前后正式一年中最为农忙的时候。小麦收割之前,要在麦地里套种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还要准备麦收的农具,就是俗语中的抢种抢收,农村里能够有闲工夫制作捻馔的人家,大概不多。
打记事起,老纪吃捻馔的次数就屈指可数。第一次吃捻馔,应该是有一年端午节前走亲戚(端午节里麦收近,一般农村都会提前来走亲戚),在一个姑姑家里吃过。姑姑家在郊区,主要种菜,麦地很少,所以有功夫来整治这些闲食。捻馔拌上蒜汁和香油,那味道......!想起来都是口水。
考证捻馔的由来,洛阳本地学者有很多研究,最早可能能追溯的东周时期。而捻馔名称的由来,最迟出现于宋代,名称有“连展”、“稔转”等演变,制作方法大致和今天的捻馔类似。洛阳地方戏曲曲剧《包公辞朝》里的有唱:“五月芒种人倍忙,男女老少上南岗,大麦小麦是都收净,担哩担,扛哩扛,推哩推来是装哩装……割一捆新麦吃捻馔,接着又过五端阳……”
老纪眼中的民间传统美食,往往都有一个不是很光彩的由来。捻馔也不例外。旧时农民生活困苦,河洛地区有“半年红薯半年粮”的说法。春季往往更加缺粮,也就是所谓的“春荒”。急等粮食救命的人们只能摘取未成熟的麦子来食用,加工的方法无外乎蒸煮,碾磨。捻馔的名称貌似很有文化,其实在河洛民间有“捻转”、“碾转”和“撵转”多种写法和念法。
“捻转”、“碾转”,光是念一念这称呼,是不是眼前已经显现出捻搓面条条的动作、耳边听到磨盘转动时发出了噜噜声了呢?
如今磨盘早已登堂入室,已经成了稀罕物。在乡下各色食物越来越丰富,吃捻馔的人少了,做捻馔的人就更少了,偶尔有人做,也只能用绞肉机或轧面条机做。磨盘不转了,捻馔的味道也变了。
仅以此文,纪念记忆中的美食-捻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