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负责重渡沟旅游开发工作之前,马海明在旅游方面是一个“门外汉”。负责这项工作后,他带领当地群众不懈努力,重渡沟迅速成为河南旅游发展的一个亮点、凭借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典型。
|
马海明设计亲水线路,用竹木建设景区 |
|
|
当年马海明设计的景区售票处 |
|
|
当年马海明带领群众开发的竹制旅游商品 |
|
在负责重渡沟旅游开发工作之前,马海明在旅游方面是一个“门外汉”。负责这项工作后,他带领当地群众不懈努力,重渡沟迅速成为河南旅游发展的一个亮点、凭借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典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开发重渡沟时困难重重。马海明带领工作人员自筹开发资金,没有差旅费自己借,没有图纸自己画,没有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在重渡沟旅游开发方面,马海明有一套独到的理论。
马海明提出重渡沟的旅游道路要修宽一点,路宽8米,许多人表示不理解。有人说:路修恁宽弄啥,想让路上长草放牛呢?修6米、7米就够了。可是马海明坚持修8米,并耐心地解释:景区道路是重渡沟的门面,游客看到又宽又平的道路,心情是不一样的。
马海明带领重渡沟的370户群众义务修建三公里景区步道;为让游客欣赏到壮丽的景观,马海明一次又一次爬绝壁,穿激流,反复揣摩景观看点;马海明带领群众用山里的木头搭建起了木栈道、木爬梯等;为让游客与水亲近,马海明建议把步道修在距水最近的地方……
这些开发设计思路和重渡沟的自然环境高度契合,受到了游客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也成为山水景区开发的成功范例,被许多景区借鉴。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孙小峰评价说,马海明善思、会谋、苦干。他就像重渡沟里的一棵竹子,不管遇到多大挫折、压力,不管经受多少雷电风雨,都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誓不休!(洛阳日报记者 高峰 特约记者 李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