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建厂初期,全国已由战争时期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阶段;党的工作重心,也由农村转向城市。为此,国家从地方抽调了大批优秀干部到工业战线。就这样,焦裕禄来到了洛矿。
焦裕禄同志(右二)和干部们认真学习工业管理知识(资料图片)
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建厂初期,全国已由战争时期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阶段;党的工作重心,也由农村转向城市。为此,国家从地方抽调了大批优秀干部到工业战线。就这样,焦裕禄来到了洛矿。
“党叫咱转工业,咱可不能辜负党的教育、培养”
焦裕禄出生于贫农家庭,逃过荒、放过牛、当过长工,是一个只上过几年小学的庄稼人。他参加革命后长期在农村工作,从未接触过工业知识。
刚来到洛矿基建工地时,焦裕禄对一切都感到陌生。
如何由一个工业外行,尽快变成一个工业内行?对焦裕禄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当时,有少数同志感到自己有一套革命斗争经验,不懂技术也可以吃老本。
但焦裕禄说,搞工业比过去搞农村工作要复杂得多,必须迅速掌握工业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怎么办?只有学习,向专家、内行学习,不懂就学,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边学边干”。
不久,党为了培养工业干部,决定抽调一批人员去东北工业基地学习,焦裕禄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到处收集学习资料,在火车上,专心致志地看了一路书。到了东北,他星期天很少外出,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钻研着。
焦裕禄看到有的工人随便拿起一块钢,一磨就知道是什么钢号(钢的品种)。他觉得搞工业首先遇到的是钢,经常用到的也是钢,必须对钢有个了解。于是,他也拿了两块钢片去找一位老工人求教。
这位老工人被焦裕禄虚心好学的精神打动了,就把自己多年来总结出来的凭磨钢花识别钢号的方法告诉了他。
从此,焦裕禄的衣兜里经常装着一些小钢片,一有空他就拿出来比较。比较不出来,他就去磨钢花。
有一次,同伴看到了,逗趣地问:“老焦啊,你抽得起烟买不起火柴,用这打火?”焦裕禄说:“伙计,搁劲学习呀!技术早掌握一天,国家建设就早一天,党叫咱转工业,咱可不能辜负党的教育、培养。”
“俺这拉牛尾巴的非要把工业学好!”
后来,焦裕禄被派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车间当实习主任。刚到车间,焦裕禄感到很不适应:开生产会,只能听不能发言;走进车间,看到许多机器,叫不上名字、不知是干啥的;生产管理就更摸不着门儿了。
面对这些困难,焦裕禄没有退缩。
他很少坐办公室,每天从早到晚总在车间生产现场,看看这,问问那,晚上十有八九不回住处,工厂成了他的“家”。
他经常一个人深夜在图纸室里翻图纸,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问,从图纸、零件,到加工方法,他学得认真细致。给车间送料、扫地,他也经常干。
有个别人说风凉话:“看,拉牛尾巴的人也来学工业了。”焦裕禄听见了,一点也不气馁,他说:“俺这拉牛尾巴的非要把工业学好!”学习的劲头反而更足了。
焦裕禄是车间实习主任,本应跟着主任一起转,可是他不这样。一段时间,他整天和计划员在一起,一起到计划科领计划,一起编车间计划,一起向小组、工段下达计划;一段时间,他又和调度员在一起,一起到小组领零件,一起到别的车间催材料……
由于刻苦钻研,焦裕禄不久便熟悉了业务,半年后就能正式指挥生产了,同志们还称他是“最棒的车间主任”。
“焦主任真叫我们打心眼儿里佩服”
1958年,洛矿决定在一金工车间试生产第一台2.5米卷扬机。这时,已是车间主任的焦裕禄,越发感到自己的任务重、责任大。
他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从图纸资料、工艺规程,到工具准备、材料准备,一件一件反复熟悉,连一颗小螺丝钉都不放过。
他花了几十个夜晚,将卷扬机上关键零件、加工方法、所用工具,都一一画在了本子上,并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说明,画上很多记号。这个本子就是他脑子里装着的那台卷扬机。
在生产过程中,卷扬机的整铸齿轮加工过不了关。焦裕禄为了彻底弄清这个问题,两天两夜守在滚齿机旁,一边帮着工人干,一边细心地观察、计算。最终,他和工人一起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使第一台卷扬机按时下线。
焦裕禄这种困难面前不退缩的奋斗精神深深感动了工人。“焦主任真叫我们打心眼儿里佩服。”工人们都这样评价焦裕禄。(首席记者赵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