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古代称“金城”。后因城南有皋兰山,得名“兰州”。兰州是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国家156项重点工程有8项在兰州建设,现已形成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有色、能源电力、生物医药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基地。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上,近年,作为西北重镇的兰州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许多亮点值得洛阳借鉴。
4 非公有制经济:映日荷花别样红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兰州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8.2万户,实现增加值383亿元,同比增长24.44%,占全市GDP的47.32%。
高兴之后是忧虑。目光长远的兰州人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规模小、骨干少、结构不合理等制约,是兰州经济转型必须补齐的一个短板。
百尺竿头,急切需要更进一步。
兰州定下“到2016年,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0%”的目标,并出台了一揽子周密措施:
——出台“3个20万”措施。借鉴贵州经验,提出对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5万元的初创微型企业,由市、县(区)两级财政补助5万元,累计税收奖励20万元,协调银行贷款20万元。
——实行“非禁即入”。凡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非公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都可平等参与竞争。
——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大平台。引进创业辅导、专家咨询、技术支持、融资担保等中介机构进驻服务大厅,设立维权中心,及时协调解决中小微企业反映的合理诉求,对久拖不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由市监察局、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办。
——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待遇。拓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有序参与政治事务的渠道,提高经营上规模、社会贡献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非公企业代表人士、行业领军人物、行业技术标兵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以此为基础,兰州市又出台了关于解决非公资本准入、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非公企业项目落地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政策,扎扎实实推进非公经济稳步发展、良好发展。
在兰州正在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兰州新区,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引进项目191个,其中非公户数148个,占比77.49%;引进各类投资2397亿元,其中非公企业投资额占比86%。全国民营500强企业中的20多家企业目前已经在兰州新区投资建厂或建成投产。
在兰州采访结束之际,站在穿城而过的黄河边上,望着滔滔东去的黄河水,虞海燕的一席话又闪现脑海:“兰州只有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大项目为‘撬动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才能实现升级版的大跨越、大发展。”(记者 陈旭照 王文斌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