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部车库,记者见到了叉车班班长、42岁的朱开武。他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握着操纵杆,正驾驶着3.5米长、4米多高的叉车赶往装配车间。
|
朱开武在保养叉车 |
|
近日,在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部车库,记者见到了叉车班班长、42岁的朱开武。他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握着操纵杆,正驾驶着3.5米长、4米多高的叉车赶往装配车间。
不服输的“叉车状元”
1988年,朱开武到柴油机缸体车间生产线从事镗工工作。1995年,他调到公司生产部叉车班工作。刚开始接触叉车,年轻的朱开武觉得在车间里驾驶叉车很“拉风”。一次,他叉运一个1吨多重的发动机,由于技术不熟练,发动机从车上掉了下来。工作中一贯不服输的他开始苦练叉车的操作技巧。
1个月后,他取得了叉车司机的上岗证书,成为叉车工里的一把好手。2000年3月,他担任叉车班班长。2002年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
今年7月,公司抽调他参加市叉车工技能大赛。朱开武觉得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翻阅资料,反复练习每一个操作细节和动作。比赛中,朱开武不负众望,获得市叉车工技能大赛第一名,成为市“叉车状元”。
今年年初,他还在河南省第四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上获得叉车工决赛第一名,被授予“河南省技术标兵”称号。
勤动脑的叉车班长
叉车班主要负责公司内各类零件及物品的运送。身为叉车班班长,朱开武和大伙常年坚守在岗位上,默默无闻毫无抱怨。
在工作中,他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比如,存放缸盖零部件的工位器具,由于是铁质架子,在运输和放置的时候,极易造成缸盖的磕碰伤,他就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探讨,结合摆放和叉运多方面因素,在零件架的底部和侧面增加了塑胶板,解决了问题。
过去,放置飞轮的是零件架,在叉起飞轮零件架时,零件架容易产生歪斜,极易造成飞轮掉落。在朱开武的建议下,车间将零件架改为零件箱,再也没有出现过上述现象。
今年七八月份,公司生产任务比较重,缸体车间开足马力,日夜不停生产。朱开武每天一上班,先到缸体车间询问各种缸体的加工状态以及成品合格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在缸体的叉运过程中,他根据装配车间、缸体副线以及仓库场地的情况,及时调整叉运路线,尽量做到“一步到位”。
在每天的生产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朱开武总是冷静分析,合理调整人员和任务,保证了各项流程的顺畅运转。
(记者 王晓丹 通讯员 陶建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