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留守儿童,也有机会学弹电子琴了。
把全县当作一个5A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今年,嵩县的旅游很火,火的不光是这个“5A嵩县”的口号,还有老百姓的生活。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让嵩县人建设“生态小康”、追求“文化幸福”的信心更坚定了。
乡村游的“魔力”
65岁的侯天转,是个老实的庄稼汉。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家30多年的老房子,现在竟成了游客们争相寻古探奇的地方。
侯天转住在嵩县九店乡石场村。这里尽是连绵的石头山,虽然植被不茂密,却有取之不尽的石料。
从古至今,村民们都习惯了肩扛担挑,把山上的乱石弄回来,一块一块垒起坚固的房屋或打磨成各类劳动器具。
早先,探险的驴友发现了这个独特的石头村。今年4月,石场村成为当地旅游部门向外推荐的一个新景点,并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石头部落”。
石头部落的石头文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为方便游客停车,村里修了座停车场。侯天转的老房子正处在村口,也被改造成农家宾馆,生意红火得很。
“十一的时候人最多,一天要用掉百十个土鸡蛋,楼上院里桌子摆满也坐不下。”侯天转说。
九店乡党委副书记杨丰曲说,从4月对外开放到现在,不到300人的石场村,已经接待了游客十几万人次。很多村民还没搞明白,旅游为啥有恁大的“魔力”。
喜欢旅游的人也许留意到了,今年嵩县一下冒出来好些新景点,除了石头部落,还有大坪万亩油菜基地、大章太极山生态园、车村芳香谷……这些新景点有个共同点:都是乡间的原生态景观,充满田园气息。
新景点遍地开花的背后,是当地政策的引导:按照“一乡一品、一乡一色”的规划,嵩县各个乡镇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游,打造生态美景,过去制约发展的“穷山恶水”,转眼成了引导老百姓致富的“青山绿水”。
文化项目的福利
德亭镇酒店小学的五年级女生袁琳琳,终于实现了学琴的梦想。
10岁的袁琳琳从小就喜欢音乐,不过她只能把自己的小小愿望放在心里——对于一个山区的留守儿童来说,生活本就不易,哪有条件学琴?
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袁琳琳听说学校成立了音乐兴趣小组,要招新人。她第一个报了名。每天放学后,她和小组其他同学便来到校园少年宫,在琴房由音乐老师指导着弹两个小时的电子琴。
两个多月过去,袁琳琳已能弹好几首乐曲了。
酒店小学里,同样在课外感受到快乐的,还有杜亚涛、杜亚蒙兄妹俩。这对孪生兄妹,这学期都报了手工兴趣小组,如今两人的刻画技术,老师都称赞。
酒店小学的少年宫是栋两层小楼,楼上楼下有10个活动室,是今年投资25万元盖起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边,孩子们的课外活动丰富了;那边,大人们的广场文化活动也进行得热火朝天——
12月6日,天气晴朗,嵩县城关镇陶村的文化广场上,唱戏的、跳舞的、做健身操的,好不热闹!
一个秧歌队抬着花轿过来了,您猜轿里的“新娘”是谁?是65岁的王芙蓉老太太!王芙蓉在秧歌队里年龄最大,因为秧歌扭得最好,每次表演总演主角。
王芙蓉说:“多亏村里花钱建这么大一个文化广场,俺们才有活动的地儿。”
嵩县文明办副主任赵俊峰介绍,设施完善的少年宫正在试点建设,今后将逐步推广,而宽敞的文化广场目前已遍布城乡。
除此之外,他们正通过一系列项目,对当地深厚的历史和乡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以期用文化来化人,用文化来富民。
依靠两张牌,实现美好愿景
“人均百只‘爬树鸡’(当地一种特产,本报7月11日A14版有相关报道),人均三亩经济田,户均一人能就业,人均收入翻一番。”这是嵩县县委书记李大伟向我们描述的2020年嵩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美好蓝图。
李大伟说,实现这个目标,嵩县有两张牌:一张是“生态立县”,推进“生态小康工程”;一张是“文化兴嵩”,实施“文化幸福工程”。
对于“生态小康工程”,也很有说头,那就是引导全县群众“环湖种牡丹、荒山栽核桃、林中养土鸡、树下种草药、拦河造景观、农舍变宾馆、家家农家乐、村村是花园”。
“‘生态小康工程’、‘文化幸福工程’,使‘5A嵩县’有了丰富的内涵,让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相互融合,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李大伟说,“我们要让嵩县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方热土,扮靓‘美丽中国’。”(记者 邓超 通讯员 黄盈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