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香鹿山镇有甘棠村,村名悠久。古树甘棠,春吐白色花蕾,星散叶底;秋呈橙色珍果,悬挂枝头。明代诗人赵幡途经宜阳时,曾感慨万千:听蛙声阵阵,富丽堂皇的连昌帝宫,已成废墟;看荒草丛生,功高盖世的张良的墓地,也已夷为平地。“唯有甘棠万千树,至今不改旧时名。”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唯甘棠村名依旧,因为,一段古老的文化记忆流传在浓郁的棠阴之下。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周室初定,周公召公辅佐成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周召二公,大兴文教,社会和谐,共同行政,天下大治。召公为布礼乐之政,察访民间疾苦,曾在甘棠树下筑草舍憩息,听政理政,解民忧患,百姓祥和。《诗经·召南》尚有《甘棠三章》,歌颂召公勤政爱民之德,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甘棠婆娑,嫩叶初萌,莫剪莫砍,绿荫下是召伯居住的地方;甘棠婆娑,嫩叶初萌,莫剪莫折,绿荫下是召伯小憩的场所;甘棠婆娑,嫩叶初萌,莫剪莫拔,绿荫下是召伯喜爱的去处……甘棠秋阴,为百姓遮阳避雨;甘棠遗爱,为百姓造福解难。三千多年来,甘棠古村,民间口碑常在,百姓思念永存。
宜阳县深情缅怀传统文化,在甘棠村“召伯听政处”,作出了智慧的文化定位。他们展示文化遗址,弘扬文化精神,建设文化设施,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在召伯文化广场,陈列相关文物,塑造听证群像,雕刻理政浮雕,布置廉政展厅,一个以廉政教育为主题的文化基地已初具规模,近日被命名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
漫步甘棠,领略廉政理念,人们追怀在洛阳集大成的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规范官员品格的道德准则,是完善行政管理的典章制度。召公协助周公,为制定礼乐文化、实践礼乐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礼”是社会秩序,“乐”是人间和谐。礼乐文化将社会管理纳入人情、人性、人道之中,是原始状态的民生关怀、民权意识和民主精神,是社会风俗趋同的价值取向,是草创初成的法治制度。
在甘棠树下,至今还流传着召伯听政的三则故事。
一为“怀保小民”的故事:召伯察访得悉,一领主因家奴损坏工具,对其捆绑责打。召伯命他去刑,并谆谆教导,家奴损坏工具是小事,而你责打家奴,是在损坏创造财富的国家工具,是大事。礼制要求不同分工者,各安其位,各尽其责,社会方能繁荣发展。“怀保小民”,体察百姓疾苦,悉心爱护小民,方能使社会安定、人间和谐。
二为“婚嫁六礼”的故事:召伯在乡间巡视,见两名男子为夺妻而斗殴。古时女子婚嫁,无证无凭,因而易引起争论。召伯为稳定家庭秩序,确立夫妻名份,制定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婚嫁六礼”,为婚姻的庄严神圣和夫妻双方的义务责任,提供了心理和制度的保障。
三为“甘棠遗爱”的故事:召伯巡视乡里,为不让百姓腾房,结庐于甘棠树下。他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为了百姓安宁,宁可自己吃苦受累,这才是官员的本份。甘棠,已成惠政于民的象征;棠阴,已成良吏政绩的代称。清代诗人薛成兑诗云:“蔽芾诗章留古今,召公仁功得民心。甘棠剪伐犹知护,足见当年遗爱深。”百姓对召伯仁政的感戴,爱屋及乌,已化为对甘棠树的珍爱,勿剪勿伐,让绿荫永蔽人间。
礼乐文化,为官员的施政伦理立法。官德的养成,有待教育与法制同步。道德教育规范动机,法律制度惩处罪行。官员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存律己之心,常怀爱民之情。在现代法治社会的大环境中,礼乐文化的廉政精神方能得以升华。“为问当年听政处,萧萧红叶满山庄。”清代诗人赵铭彝的殷殷祝福,是我们的共同期待,愿甘棠村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的建立,为官德的建设送来一襟明月,送来两袖清风!
(叶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