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从这里走出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如今,还是这里,铸就了新时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楷模杨奎烈……
|
今年春节期间,杨奎烈(左)拖着病体来到制氧机安装现场。 |
|
工作岗位上的杨奎烈,总是风风火火、精力充沛,人称“拼命三郎”。他把自己烧成了一块砖,结结实实铺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上。
1997年大年初二,天气异常寒冷。
为中信重机公司供煤的铜川矿务局煤矿发生事故,计划燃煤落空,公司煤气厂因燃煤告急面临停产。为了不影响厂里的生产,正发着低烧的杨奎烈毅然踏上了西去的火车。过年了,铜川矿务局的领导和职工都放假了。怎么办呢?他跟同行的生产科科长赵宏伟商量:“我们不能空着手回去呀,没有燃煤煤气厂就要停产,就会影响公司的生产,那将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损失啊!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们的领导,不解决燃煤的问题,这个年我就在铜川过了。”他已经连续发烧3天,烧得浑身酸痛,但他仍每天坚持到矿务局找人想办法早点解决燃煤问题。终于,矿务局值班门卫被杨奎烈的精神感动了,把单位领导的电话和地址给了他。第6天,看到装满燃煤的车皮发出,他才拖着病体踏上了返程。
因为总是这么玩命地工作,杨奎烈成了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
杨奎烈说:“我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把生与死早就看得很淡了。”据战友张贵生回忆,那是在部队服役期间的一次战备行动中,土方突然塌方将奎烈整个人埋了进去。战友们用双手扒土,指甲都磨出血了,才把他救了出来。“有了这次经历,奎烈好像什么都不怕了,成了一个干工作不要命的人”。
进入新世纪,企业开始了“二次创业”。
那段日子,说话快、走路快的杨奎烈办事风风火火,一天恨不得当成两天用,公司在艰难爬坡,他要和时间赛跑。
那段日子,眼睛炯炯有神的杨奎烈,每天总是精力充沛地出现在岗位上,无穷的干劲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需要精气神;一个企业要想一直兴旺发达,需要一股内在的精神力量作支撑。
起源于洛矿的焦裕禄精神,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中信重工的企业精神,成为中信重工人心中永远的丰碑。短短5年时间里,中信重工自筹39亿元成功打造“新重机”工程,这个以全球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为标志的系统工程,使企业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配置,使公司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资产、效益大幅提升,被业界称为“中信重工现象”。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公司视察后评价说:“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你们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时说:“看了以后感觉很振奋,很触动,这里代表了国家和世界先进制造业的水平。”
焦裕禄精神激励着杨奎烈。在中信重工建设“新重机”工程的日日夜夜,杨奎烈设定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选定了奉献企业的人生方向。他常说:“赶上了公司大发展的好时候,我浑身是劲!”
“新重机”工程中,供电是重中之重。不通电,重型冶铸工部就出不了钢;出不了钢,重型锻造工部18500吨油压机关键件就造不出来。
一环套着一环,每一环都是“硬骨头”。
日夜繁忙的陇海铁路,横亘在洛阳西陡沟变电站和中信重工110千伏变电站之间。两站连通,需要搭建高压线跨越架。此刻,“新重机”工程重型冶铸工部出钢在即,但当时正值特殊时期,铁道部通知,铁路沿线禁止一切施工。
“第一步走晚了,往后步步都将拖工期。”杨奎烈心急如焚。他不厌其烦地与郑州铁路局和市供电公司等相关单位反复协调、沟通,夹着厚厚一摞“新重机”工程资料在这些单位间往返奔波。最终,杨奎烈的执著感动了大家。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中信重工高压线跨越陇海铁路工程特事特办,为“新重机”工程赢得宝贵的20天时间。随着重型冶铸工部第一炉钢水的酣畅奔涌,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油压机的第一个部件上横梁,顺利完成浇注。
在那段日子里,杨奎烈几乎天天泡在工地。现场路径复杂,他在沟沟坎坎、高压线间和电控柜间忙忙碌碌,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即使是出差,他也总是选择周五下午出发、周日赶回,为的是不耽误周一上班。与他一起出过差的同志,都有过吃不消的“痛苦经历”。动能调度科的李林说:“那回去南京考察动能监控系统设备,我们一路狂奔地看了4个厂家,3天就打了个来回。”
徐来平是杨奎烈的小学和中学同学。他对老同学的评价浓缩为四个字“深情厚爱”——“奎烈有一种情,特别浓,对人、对事;他更有一种爱,特别投入,对岗位、对事业。”
2004年以后,公司技改项目特别集中。同学聚会,十回有八回都是大伙儿等杨奎烈一个人;到了聚会地点,杨奎烈总是一边跟大伙儿叙旧,一边不停看手表。徐来平说,没有人逼着他非得去动能生产现场,可他心里总放不下,要么是项目正在抢修离不开人,要么是电缆正在敷设不能出偏差。杨奎烈总是说:“企业能有今天的好局面不容易,咱忙点累点没啥!”
徐来平说:“奎烈不在了,我总想对老天喊一嗓子:同学们想你呀!你是把自己烧成了一块砖,结结实实铺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上了啊!”
“每天进步一点点,功到自然成。”他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带领团队创造了中信重工电气安装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动能供应涉及水、电、风、气,承担着为工业生产“输血”的重任。在大学,动能管网建设是一门相当复杂的专业。对于只读了3年企业职工大学管理专业的杨奎烈来说,尽快从外行变成内行是当时最大的挑战。
“半路出家”的杨奎烈买来专业书籍,一有空就钻研;日常施工中,他不懂就问,问老师傅、问技术员,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能源公司大小管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这些管线仅输送的气体就有十几种,有氧气、二氧化碳气、丙烷气、氮气、氩气等。几万米管线在车间与车间、分厂与分厂间盘桓进出,要想分得一清二楚不是一件容易事。
杨奎烈有句口头禅:“功到自然成。”凭借仔细的观察和长期的积累,最终他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了一个“影像库”。只要一闭上眼睛,公司各种动能管线的走向、位置和路径立刻在大脑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杨奎烈以勤奋和坚韧留下一行踏实的足印:1988年,就任动能管网车间党支部书记;6年后,升任气体厂厂长;1995年,担任能源供应公司工会主席;2008年,成为中信重工能源供应公司经理、党委书记……
2007年,中信重工能源供应管道开始施工。当时制定了两套施工方案。第一套方案立足“新重机”工程实际需要,管道口径较小,施工周期短;第二套方案考虑企业未来生产能力增长,管道口径大,施工周期长。
究竟选取哪一种方案,杨奎烈与“新重机”工程指挥部的专家产生了严重分歧。杨奎烈认为,抢时间,抢市场,才是“新重机”这个庞大工程的关键,架设大口径管道没必要。老专家们很不理解:“奎烈呀,你们搞能源供应还怕管道口径大?”
杨奎烈深深知道,一旦管径超过一定范围,给公司带来的将不仅仅是投资的剧增,而且还可能因此延误工期。讨论陷入僵局时,杨奎烈斩钉截铁地表态:“出了问题,我负责!”众人被他打动了。杨奎烈的方案不但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施工难度,还整整抢出了4个月时间,为“新重机”工程重型冶铸工部早日出钢创造了条件。
“新重机”工程管道通气后,老专家李道同对大家说,奎烈较真儿,但这是一种科学精神。当时很多人不知道,为了论证这个方案,此前他仅组织人员对旧管道进行耐压试验就整整搞了一个星期。
技改项目多,从立项到设备采购,再到工程实施,杨奎烈一项不漏坚持全程跟踪。在他办公室的电脑里,存了几千张自己拍摄的“新重机”工程电气安装过程资料照片。他说,只有全过程参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管理好、维护好动能设施。
在“新重机”工程能源工程建设中,越是“危、重、险、急”的任务现场,越是少不了杨奎烈那坚定的身影。他总是站在最前面高喊一声:“兄弟们,跟我上!”
“新重机”工程也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工程。敷设比胳膊还粗的电缆,需要20多人人拉肩扛步调一致地在地沟中上上下下。每次,杨奎烈都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电缆一次次硌破了肩膀。一旦发现电缆方向稍微走偏,他立刻要求重来。他对大伙儿说:“我比你们还急,但这埋在地下的电缆不能有丝毫马虎,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不能留遗憾!”顶着严寒、冒着酷暑,杨奎烈和工人们硬是一寸一寸地为企业敷设出了一条14公里长的“电力动脉”。
位于宜阳县的“新重机”工程重铸铁业工部供电施工也是一场硬仗。寒冬腊月,杨奎烈在现场步测线路方案。怎么尽量少占耕地?怎么为企业节约资金?每条线路正式敷设前,他都要沿着走向从现场到电厂来回走三四趟。送电前夕,深更半夜了他还在工地。“今天不走了,和弟兄们凑合一宿”。眼前是一片河滩地,没有民房,他就和几个员工住高压间;没有床,地上铺张硬纸板挨到天明……
伴随“新重机”工程竣工投用,杨奎烈和他的能源公司团队创造了中信重工电气安装史上的一个个奇迹:敷设高压电缆13900余米,总重近8万公斤;安装设备119台(套),总重17万余公斤;建成省内容量最大的110KV等级“中信变电站”,企业供电能力提高2.3倍;102高压间及时投用,18500吨油压机大件合浇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