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从洛阳出发迁徙,始终传承着河洛文化的基因。“如何以客家文化为纽带,推动洛阳文旅创新性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在洛阳2025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小华聚焦“洛阳客家文化的文旅创新探索”进行交流发言。
客家人从洛阳出发迁徙,始终传承着河洛文化的基因。“如何以客家文化为纽带,推动洛阳文旅创新性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在洛阳2025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小华聚焦“洛阳客家文化的文旅创新探索”进行交流发言。
李小华表示,洛阳与客家文化根脉深厚,在客家的语言、习俗、族谱、地名上均有呈现。未来,应通过技术赋能、文创开发等手段,让客家祖根地成为洛阳靓丽的文化名片。
李小华建议,邀请全球更多客家人来洛阳寻根问祖,结合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等设施,开发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擦亮客家祖根地名片。要通过科技赋能,运用AR/VR技术,借助大数据、无人机等方式,活化客家文化资源,让客家人沉浸式感受客家的历史文化。要进行文创开发与IP孵化,通过沉浸式剧本游、数字人IP推广、“民俗影像+”文创产品等,进行全方位推广,引发传播热潮。要整合资源,通过与全球客属联动、与国际城市合作、与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充分借助各方力量,全力推动客家文化研究,进一步扩大洛阳在客家人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洛阳客家根亲文化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机遇。要以创新为驱动,将洛阳打造为全球客家人的心灵故乡。”李小华表示。(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孙小蕊 赵晨熹 实习生 施亦格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