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洛阳的城市名片,对于客家人来说,牡丹象征着根源与故土,承载着他们的家族文化与历史记忆。”在洛阳2025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成仿云围绕《客家人与牡丹文化》进行分享交流。
“牡丹是洛阳的城市名片,对于客家人来说,牡丹象征着根源与故土,承载着他们的家族文化与历史记忆。”在洛阳2025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成仿云围绕《客家人与牡丹文化》进行分享交流。
成仿云表示,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将牡丹文化带到了南方,使牡丹成为连接南北的文化桥梁。时至今日,在客家文化中依然能看到牡丹的身影。例如在客家传统建筑中,牡丹常作为吉祥图案出现在木雕、石雕或壁画中,象征家族繁荣;在客家刺绣与服饰中,常见牡丹与石榴、莲花等组合,寄托多子多福、生活美满的愿望;在客家节庆与习俗中,牡丹图案常见于客家婚礼的嫁妆、被褥及饰品中,象征新婚夫妇的富贵前程;在客家山歌的创作过程中,还常以牡丹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客家人视洛阳为祖根地,而牡丹则寄托族群对中原故土的眷恋。”成仿云说,牡丹作为客家人追溯中原根源的精神图腾,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牡丹跨越地域与时空,以符号化的形式凝聚客家人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智慧,成为连接中原传统与客家精神的独特桥梁。(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赵晨熹 孙小蕊 实习生 施亦格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