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时节,走进孟津区会盟镇铁炉村,万亩梨花如云似雪、清香四溢。
临近清明时节,走进孟津区会盟镇铁炉村,万亩梨花如云似雪、清香四溢。
在孟津梨主题公园里,趁着第十二届黄河梨花文化旅游季启动的热度,打卡赏花、民俗展演、书法研学令人应接不暇。游客穿梭在梨园中,看一看壮美花海,吃一口农家饭,流连忘返。“这棵树我认养了……”对于铁炉村梨树种植大户徐翠玲而言,谈笑间便是一笔“上门”生意。
春天的梨花刚刚绽放,秋天的梨果已经开始预订。这梨花为媒、做大产业的故事,眼下正在孟津区会盟镇频频上演。
“洛阳北邙,有张公夏梨,味甚甘……”说起孟津梨,当地人总能随口引用《齐民要术》中的一句话,讲述其超过2000年的栽培史。孟津梨皮薄肉厚、汁多渣少、酸甜可口,落在地上脆得马上摔成几瓣,因此有了“落地酥”的美名。
然而,虽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金字招牌傍身,孟津梨也曾面临“酒香怕巷深”的尴尬。“以前不懂得营销,大户进村批量收购,一斤能卖个把块钱就不错了。”徐翠玲说,“这两年不一样,连年举办的梨花文化旅游季,把孟津梨的名声印在游客心里了。”
近年来,孟津区依托万亩孟津梨的农业产业优势,把“十里梨花香雪海”作为文旅资源充分利用,吸引八方宾朋前来观花休闲。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休闲为业态,农文旅融合发展,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形成了集农业开发、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梨花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