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即将开幕。
牡丹仙子下凡尘
明清时期,牡丹盛极一时。北京紫禁城金殿内外尽植牡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册封牡丹为国花。
当时,安徽亳州、山东曹州的牡丹声名鹊起,广西思恩、黑龙江河州等地的牡丹小有名气,但都不及洛阳牡丹之盛。清《曹州牡丹谱》云,曹州牡丹移自于亳州。《清一统志》引《曹州志》云,亳州牡丹源于洛阳。明代薛凤翔《亳州牡丹史》记载,“亳州诸花与洛谱合者颇多”。
清乾隆年间,《洛阳县志》所列的173个洛阳名品中有“赛姚黄”等诸多新品种。目前,洛阳有300余株明清古牡丹。外地的很多古牡丹,如广东乐昌欧氏宅的清代古牡丹“杨妃醉酒”等,皆是于清代从洛阳移植过去的。
古牡丹吸天地精华,成仙成精。《聊斋志异》《镜花缘》《清稗类钞》等古籍中皆有牡丹仙子、牡丹花神的传说。
洛阳九皋山(又名鸣皋山)山势雄伟,是牡丹重要原生地。相传,九皋山的花神涧是花神女夷修道成仙处,古时有花神庙。今嵩县田湖的花庙村,明清时期就叫花神庙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