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闻名遐迩的老君山,正吸引着千千万万“远赴人间惊鸿宴”的游客远道而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闻名遐迩的老君山,正吸引着千千万万“远赴人间惊鸿宴”的游客远道而来。
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17米,位于豫西洛阳盆地西南部。
洛阳不仅是夏、商、周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也是儒、释、道三教的发祥地。让老君山成名的“神仙”,正是道家鼻祖老子——传说中太上老君的化身。
史载,老子知识渊博,曾在东周王城洛阳任守藏室史官。中国文化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孔子入周问礼,就发生于老子在洛任职期间。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传世名篇《道德经》,骑着青牛翩然西去。虽然《史记》里说,老子自此踪迹全无,天下人“莫知其所终”,但据后世学者考证,老子的归隐地就在洛阳市栾川县境内的老君山。
栾川东邻嵩县,西接卢氏,历史上一度隶属于卢氏县。老君山古称景室山,取八百里伏牛山美景集于一室之意。汉末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此后,黄老学说甚嚣尘上,老子逐渐被神化。据《卢氏县志》记载,早在北魏时期,老君山上就建有老君庙。唐朝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重修铁顶老君庙,敕封老君山为道教圣地。明万历年间,朝廷立碑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明卢氏县令高出作《登景室山赋》,序云:“余至卢氏,闻境有山,巍峨际天,俗传为老子之居,即以老君名之。”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山岳无言,大道永恒。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老子的一生神龙见首不见尾,其有迹可循之处与河洛大地紧密相连。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老君山乃世界地质公园。此山集奇峰、云海、林泉于一体,“十里画屏”似鬼斧神工,“中鼎云海”如太极初分,金顶道观光芒璀璨,原始森林万物共生,其地理特征与“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高度契合,是探寻老子归隐之谜的核心地标。
登上老君山玉皇顶,俯仰天地,目送晨昏,或可体悟《道德经》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的哲思。
老子虽隐,其道永存。河洛大地的每一条山径、每一块碑刻、每一缕香烟,都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庙堂之高,而在山水之间。
东周史官
老子是世界公认的大哲学家,妇孺皆知的旷世高人。
据《史记》等记载,老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姓李名耳,字聃(一说伯阳),俗称老聃。他曾任“周守藏(zàng)室之史”,在东周王城洛阳工作,掌管周王室珍贵典籍。
周公营建洛邑,制礼作乐,奠定了周王朝八百年基业。春秋时期的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的学术中心,风云际会,藏龙卧虎。老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洛阳的文化养分,直接催生了其哲学思想的萌芽。
今洛阳瀍河东岸东通巷北头西侧有老子故宅,人们曾在此处发现“老子故宅”砖雕。或许,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是在这里酝酿出了“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经典妙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