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护室(ICU),一个看似“简单”的举措,常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在重症监护室(ICU),一个看似“简单”的举措,常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近日,在我市一家三级综合医院的ICU内,一名患者家属探视时,看到妻子的手脚被“捆绑”在病床上,他情绪一度失控,认为医院的做法不近人情。然而,真相远比表面复杂。
争议 是保护还是惩罚?
这名探视者是60岁王升(化名),他的妻子因肺部感染引发呼吸衰竭,被送入ICU抢救。经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治疗,她的生命体征暂时平稳下来。然而,当王升获准进入病房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无法接受——妻子的双手被固定在床栏上,无法自由活动。
“为什么把她绑起来?”他质问医护人员。
面对他的质疑,值班护士耐心解释:“患者在脑子清醒但意识模糊的状态下,很可能不自觉地拔掉插管或导管,带来生命危险。约束是为了保护她。”
王升依然无法平复情绪:“我只是担心,她会不会感到屈辱或不适?难道不能有其他方式吗?”
然而,在医护人员的眼中,这是救治过程中一项必要的干预措施。
解析 什么是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不是剥夺自由,而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保护。”河科大二附院重症医学部主任吴涛解释,“它的目的是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因自身动作或他人疏忽造成二次伤害。”
在ICU里,保护性约束的使用场景并不少见。对于插管患者、术后意识模糊患者或躁动不安的高危病人,医护人员会视具体情况,采用约束带、护栏或其他装置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
吴涛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案例:有的患者因缺氧导致意识模糊,在病床上抓扯氧气面罩或拔掉插管;有的术后患者因麻醉药物尚未完全代谢,试图翻身导致术口撕裂;还有因高热或中枢神经损伤而出现躁动的病人,频繁挣扎引发意外坠床。
“在这些情况下,保护性约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措施。它的目的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吴涛补充道。
观察 约束的边界在哪儿?
尽管保护性约束有明确的医学依据,但它的“合理性”时常遭到病人家属的质疑。
“其实,约束的本质问题并不在于措施本身,而在于沟通的缺失。”吴涛坦言,“很多家属第一次见到这个场景,会下意识联想到惩罚或者虐待。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带来了误解。”
当然,保护性约束的执行存在一定风险,如约束带过紧或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损伤等,保护性约束的实施必须谨慎、合规。
河科大二附院重症医学部护士长王梅表示,在河科大二附院,所有保护性约束都需要经过医生开具医嘱,由护士团队严格执行。与此同时,医护团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和舒适度,确保约束力度适当。
未来 如何让保护性约束更有“温度”?
如今,王升已经完全接受了医护人员对妻子的保护性约束。他坦言:“起初我确实很愤怒,总觉得绑人是一件让人没有尊严的事。后来我才明白,这其实是为了救命。”
“医疗本身不是一场对抗,而是合作,沟通始终是核心。”吴涛说,保护性约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规范,也需要情感上的共鸣,医护人员也要以更温暖的方式消除家属的疑虑和患者的恐惧。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文关怀理念的普及,保护性约束的“温度”正在不断提升。例如,引入柔性约束材料,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配备可监测患者意识和活动状态的智能设备,在不干扰患者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监护等。(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崔宏远 通讯员 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