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出河洛游子归,千载圆梦祖根地。
孙氏文化园
孙氏文化园始建于2014年,由孙氏后人共同捐资修建。孙中山先生是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孙武的70世系孙,洛阳孙旗屯孙姓一族也是孙武后人,孙氏文化园里的一通清代石碑就是孙姓后人迁移洛阳的实证。石碑的主人孙盛,是明代开国武臣孙兴祖第五子。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孙盛奉旨镇守洛阳,后率族人迁至洛阳,孙盛成为孙姓迁洛始祖。
姚园
姚园,唐代著名政治家姚崇墓地,位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1.5公里处,背靠万安山,西距北宋名相范仲淹墓约300米。2014年3月,伊川县投资4万元,姚氏宗亲捐资10万元,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墓园广场、祭祀场地等,这里成为海内外姚姓寻根问祖、凭吊先贤的场所。
伊川书院
伊川书院位于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理学家程颐在此建立伊皋书院(元朝改名伊川书院)。此后20年间,程颐长期在书院讲学。程颐所传之道,就是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洛学”,它对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具有开创之功。客家文化源于古代中原文化,作为理学思想策源地之一的伊川书院,对客家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范园
范园,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墓地,位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1.5公里处。范仲淹墓地为长方形,南北长186米、东西宽107米,有古柏472株,墓祠、墓冢,基本保存旧制原貌。此处是海内外范姓寻根问祖、凭吊先贤的重要场所。
召伯听政处
召伯听政处古碑,位于宜阳县城西北甘棠村。古碑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由时任河南府尹的张汉题写,宜阳知县郭朝鼎所立。召伯,是西周社会变革的倡导者。据说,当年召伯放弃王族公侯的优厚待遇,巡行州县乡里,问政草野百姓,决讼甘棠树下。人们感念召伯恩德,把召伯处理民间事务的地方称作“召伯听政处”。
福昌阁
福昌阁位于宜阳县城西30公里处的韩城镇福昌村,是道教的活动场所。《宜阳县志》记载,隋炀帝时曾建福昌宫,现存建筑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全面修葺,近年又翻修一新。福昌阁建在旧时福昌城的西南崖头之上,坐北向南,采用垂檐塔连式结构,台前筑台阶120余级,气势雄伟,巍然壮观。(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蒋颖颖)(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