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由洛阳日报社等十四家媒体共同策划发起的“客家之源 万里寻踪”十四城联动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的第三场直播走进轘辕关,洛阳客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于春斌以《见证客家先民南迁路——轘辕关》为题,带大家重走客家人“回家的路”。
21日,由洛阳日报社等十四家媒体共同策划发起的“客家之源 万里寻踪”十四城联动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的第三场直播走进轘辕关,洛阳客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于春斌以《见证客家先民南迁路——轘辕关》为题,带大家重走客家人“回家的路”。
轘辕关是为捍卫洛阳城所设的“洛阳八关”之一,位于今偃师、登封、巩义三地交界处的轘辕山上,此处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余个,回环盘旋。如今的轘辕关建筑遗址,为清代重修。建筑正中是弧形关洞,洞额大书“古轘辕关”四字,苍劲有力。关南侧有石阶,拾级而上,可达关顶,关顶原建有大殿,毁于战火。
因何设关?于春斌介绍,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衰弱。此时的朝廷里,早已是人心惶惶。汉灵帝为稳政权,根据洛阳中间为川、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特置轘辕、函谷、伊阙、广城、大谷、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分派重兵把守。八关之中,轘辕关尤为险要,既是古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又是洛阳通往汝州、许昌、襄阳等地的要衢与捷径。
西晋末年永嘉治乱,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当时,南迁的中原先民中不乏公卿大夫、世家大族,他们南迁的主要目的地是江东。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向江东迁徙,轘辕关为捷径要冲。
在离轘辕关不远的偃师区名山缑山上,还有不少有关客家姓氏的故事,于春斌以缑山上的升仙太子碑为例进行讲解。据介绍,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由东都洛阳去登封封禅时所撰写,记述周灵王太子姬晋升仙的故事。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守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据此,不少专家认为现在的大姓王姓便源于姬晋,而缑山则是王姓发源地。随着时间推移,王姓迁徙到全国各地,成为现在的客家民系中的一大姓氏。
西晋末年,洛阳城中动荡不安。于春斌说,那时的客家先民为了尽快出城,并不会苛求离城关隘。“洛阳八关”中,除了正在进行战事的关隘,其余均可能是客家先民离城南迁的见证。因此,此次直播于春斌还为线上的观众们介绍了位于洛阳城西南的伊阙关。
伊阙关设于东汉末年,地处龙门西山与香山之间的峡谷,即今天的龙门石窟景区一带,位于隋唐洛阳城正南方向。隋唐之交,为讨伐王世充,李世民亲率重兵北据邙山,派将军史万宝率兵“自宜阳南据龙门”,从伊阙关处入手,方才顺利攻取洛阳。
但是,唐中后期的战乱和五代纷争,引发了北方汉人的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其中一支移民即为客家先民。“‘安史之乱’时期,洛阳一带是唐军和叛军激烈交战、反复争夺之地。”于春斌说,彼时不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平民百姓,纷纷南下避难,伊阙关成为众人离开洛阳城的主要关隘。
“洛阳这些古关的一砖一瓦,山上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无声诉说客家先民南迁的历程,也在有力佐证着客家根在河洛的原乡记忆。”于春斌说。
22日,第四场直播将探访周公庙,并揭秘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开幕式亮点。(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晓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