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简称第33届世客会)在洛阳举行,洛阳作家司卫平创作的长篇小说《衣冠南渡》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司卫平说:“《衣冠南渡》是献礼第33届世客会的作品,希望能让更多人记住客家先民首次南迁这段历史。”
描写河洛大地上精彩的历史画卷
今年61岁的司卫平是洛阳市宜阳县人,他深谙洛阳历史,对河洛文化也一往情深。
为了克服历史资料不足带来的写作困难,司卫平自驾车前往山东,寻访琅琊遗址,实地查看当地的地貌和风情。他还自驾前往徐州、南阳、襄阳等地,了解西晋末年“永嘉之乱”,部分百姓出走洛阳之后,侨居汉水之侧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1700多年前,客家先民第一次离开家乡,避乱南渡,领头人便是司马睿。西晋“八王之乱”闹了16年,东海王司马越抢到手的西晋政权已不堪一击。他批准琅琊王司马睿镇守建邺,意外为司马氏政权留了一条生路。
司卫平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刻领悟,把握各条线索高屋建瓴,叙事语言诙谐生动,河洛俗语和雅俗共赏的比拟,亲切且富有表现力,描写了河洛大地上精彩的历史画卷。
司卫平在小说中写出了王导考虑到战乱,打算带领族人离开洛阳的想法:“琅琊王如果带走封地的属民赴任,我想也带上族人,到江东再辟出一个家园来。”
当琅琊王司马睿听到王导劝他南迁时,司马睿是这样想的:“他也有投机之心,反正是在乱中求胜……说不定就弄出了一番新天地来。他知道,王导所做的一切,对当下的自己来讲,已经没有亏不亏之说。乞得一块馍,哪还能计较好吃不好吃,顶饥就行。”
想着多人觊觎江东,王导安慰司马睿:“他们都带着煮肉的一口锅,我们却带着舀肉的勺子,谁先吃到口里还未可知。”这样的书写,也为司马睿“一马化龙”,登基称帝埋下了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