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才子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中有写到“背伊阙,越轘辕”。其中“轘辕”即为“洛阳八关”之一的轘辕关,当年部分客家先民就是从这里开启漫漫南迁路。
在三国才子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中有写到“背伊阙,越轘辕”。其中“轘辕”即为“洛阳八关”之一的轘辕关,当年部分客家先民就是从这里开启漫漫南迁路。
轘辕关位于今洛阳偃师区、郑州登封市交界处的轘辕山上,是万安山与嵩山连接处的一个豁口,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故称轘辕关。
洛阳客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于春斌介绍,历史典籍对轘辕关的记载较多。如《左传》载:襄公二十一年,“栾盈过于周,周西鄙掠之……使侯出诸轘辕。”其中,清光绪二十八年《赏戴花翎三品衔在任即补道河南府正堂文开修车路碑》说出轘辕关的具体位置和险峻特点,称其“洛郡四面距山,东虎牢,西函谷,南伊阙,东南轘辕,皆天险也。”
轘辕关作为交通大动脉上的险隘和咽喉所在,既是古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又是洛阳通往汝州、许昌、襄阳等地的要衢与捷径。
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发生在西晋末年永嘉年间,俗称西晋“永嘉南渡”或者“衣冠南渡”。当时,南迁的中原先民中不乏公卿大夫、世家大族,他们南迁的主要目的地则是江东。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向江东迁徙,轘辕关为洛阳通往许(今许昌)、陈(今周口)及由沙颍河入淮河过长江的捷径要冲。
如今的轘辕关建筑遗址,为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用石灰岩垒砌。正中是弧形关洞,洞额大书“古轘辕关”四字,苍劲有力,未留书者姓名。关南侧有石阶,拾级而上,可达关顶,关顶原建有大殿,毁于战火。1984年以来,当地群众重修大殿,多少再现了昔日风貌。
于春斌说,回想当年,客家先民为躲避天灾人祸,背井离乡,通过东南方向的轘辕关,不畏困苦,踏上了南迁之路,他们回首远望家乡洛阳,只能看到漫地而起的烟雾。
回望过去,雄关无言。如今,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即将在洛阳举办,客家乡亲们将相聚古都洛阳,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在外为客、回洛为家,万里归鸿、千年圆梦。(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飞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