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虎头山麓说客家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 河洛广记  来源: 洛阳网 2024.09.12 08:24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编者按

  昔日衣冠南渡,今朝客家归家。洛阳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如此重量级的国际华人盛会为何在洛阳举办?因为洛阳是全球客家人的根亲祖地。“河洛郎”根在河洛,来洛阳寻根问祖顺理成章。

  洛阳,在客家人心中,不只是一个符号,更是他们的精神原乡。海内外客家儿女无论迁徙何方,都情系中原,根在河洛,中原大地、古都洛阳是客家人的祖根地。

  河洛是根,亲在骨髓里;河洛是源,融在血脉里。寻根问祖是海内外客家人的共同愿望,他们千载不忘祖辈之志,世代牢记寻根梦想,以谱为证厘清渊源,以会为媒联络乡谊,不远万里只为沿着祖辈足迹,回归故园。今起,本网推出“寻梦客家祖根地”系列文章,带您一起更深入认识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客家人与洛阳在血缘和地缘上的联系,欢迎“河洛郎”回家!敬请关注。

  天下客家,根在河洛。回家,回家,回家!2023年11月9日,洛阳市接过世客会会旗,向天下客家发出邀请,这标志着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正式进入“洛阳时间”。这是“客家祖根地”洛阳的一大盛事,也是天下客家的一大盛事。“君从哪里来?来自黄河边。”在洛阳偃师城区之北的虎头山南麓,立有“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讲起吧。

  南迁圣地说巨碑

  2007年8月,在洛阳偃师举办的“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西晋洛阳故城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出发地;客家先民第一次迁徙是1700多年前的永嘉之乱之后,洛阳城陷落,大批中原士族、百姓举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次大迁徙的人数达百万之众,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南迁。后来,客家先民又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

  经过多次辗转迁移,客家人遂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逐渐形成了一个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原汉族既割舍不断又相对独立的客家民系,分布在世界各地。

  生活在南方各省和海外各地的客家人,讲河洛话,建洛阳镇,修洛阳桥,世世代代怀念着故土。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客家人来到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寻根问祖,“根在河洛”已得到全球华人的广泛认同。

  2009年9月,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代表齐聚偃师虎头山,修建竖立了“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为全球客家人寻根溯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地标。

  纪念碑以古朴典雅、庄重大气为主要风格,坐落于十七步台阶的两层方坛之上,十七步台阶寓意着客家先民从首次南迁迄今已走过了1700多年的历程。碑体和基座净高11.1米,台阶高2.55米,总体高度13.6米,以粉红色花岗岩雕刻、建造而成,基座四周雕刻着表现客家先民南迁及客家人发展历史的浮雕。

  这是一座让人思念家乡的纪念碑。纪念碑以代表着“万姓归宗”“宗地”的中国古代礼器“琮”和家的象征“门”为主要元素,结合晋代的龙纹、连理牡丹、祥云瑞兽等图案设计而成。顶部圆形碑体刻有“客”字和祥云纹样,其上是取自故宫华表“望君归”造型的瑞兽,瑞兽面朝客家先民当年离开故土的东南方向,寓意祖根地父老乡亲盼望离乡的游子回归故乡。

  客家寻根虎头山

  虎头山位于偃师城区北2公里处,整座山东高西低,东西长5307米,南北宽640米。它因形似虎头而得名,远看就像平地上卧了只巨大的猛虎,近看山西部酷似虎头,眼眶、鼻梁、额头栩栩如生,中东部凸出部分犹如老虎后腿,强健有力,东部向北就像老虎的尾巴摆向北方。

  虎头山是首阳山的东峰,首阳山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阳山之所以遐迩闻名,与伯夷、叔齐隐居此地有关。诗圣杜甫的根与魂亦在首阳山下。虎头山位于偃师商城的南北中轴线上,西南毗邻汉魏洛阳故城和西晋陵墓群,东有旋门关,南有大谷关、广成关,西南有伊阙关,北有孟津关、小平津关。这里是西晋的祖山,也是客家先民历次南迁的枢纽。

  正因为虎头山与河洛文化、客家文化的密切关系,所以“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立在了这里。同时,以纪念碑为主体建设的“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将是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主要场地之一。

  近年,洛阳举办了四次客家文化论坛,2019年9月18日,“西晋客家先民南迁出发地”文物标志碑,在西晋洛阳故城阊阖门前揭幕。2021年4月16日,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落成并对外开放。

  “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也将成为客家学的研究和传播基地。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惠州丰湖书院山长徐旭曾的《丰湖杂记》中首次提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开启了后继客家人对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探索和研究的道路。罗香林先生于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和1950年出版的《客家源流考》两书,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奠定了客家学的基础。

  最近,为给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献礼,贾殿强主编了《客家河洛溯源研究》一书。本书由从客家文化论坛征集的论文和全国客家文化研究精品论文中遴选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合辑而成,方便读者系统了解客家河洛渊源及客家文化形成,共同推动客家祖根地洛阳认同和河洛文化认同。

  客家民系遍天下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给以京师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大地造成了极大灾难,又逢严重天灾饥荒,河洛人难以生存下去,纷纷“衣冠南渡”,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浪潮。

  唐代张籍《永嘉行》云:“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北宋詹琲《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

  大量客家族谱记载,今日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便是首次南迁的河洛人。唐代安史之乱及黄巢起兵和宋代靖康之难,引发了河洛人两次“衣冠南渡”,这就是客家人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大迁徙。

  始于西晋永嘉之乱,河洛汉人经过先后三次南迁,在赣闽粤边形成客家大本营,在这里形成具有河洛基因又特色鲜明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形成后,在明末清初、晚清时期又经过两次大迁徙,客家民系遍布江南、岭南、广西、四川,播衍港澳台,踏浪渡海外,遍布天下。

  据统计,目前全球客家民系约有1亿人。(郑贞富)

[ 责任编辑:孙阳丹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益生菌对减肥、提升代谢有帮助吗?
    益生菌对减肥、提升代谢有帮助吗?
  • ·29岁小伙减重224斤 喜获爱情来洛报喜
  • ·健康快讯:河科大二附院获评“2024年度卓越科普奖”
  • ·维生素C能防治感冒?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被灯光“点燃”的古城魅力 春节洛...
  • “美丽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组图】
  • 1月发货增长近70%!洛阳云川风能...
  • 汝阳县上店镇布河村:工厂建在家...
  • 建议收藏!洛阳交警发布春节假期...
  • 集中连片发展!洛阳乡村实现从“...
  • 40幅精品南阳汉画像石拓片在洛展出
  • 伊滨区西棘针社区:致富路上一路高鸽
  • 鹏庆塑业:环保管材产销两旺
  • 汝阳神鹰救援队队员驱车3000多公...
  • 百姓呼声
    计划1月26日颁发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证
    航空实验学校老师指定书店购买寒假作业?
    精彩图片
    新安县磁涧镇:丹...
    郭蓉怡:青春接力 ...
    中科信息产业园(...
    于延明:豆香四溢 ...
    精彩热帖

    河边的写意

    老城走走看看

    开元湖掠影

    藏在民宅中的博物馆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