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二里头夏都遗址:泱泱文脉共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央广网 2024.08.18 01:21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在中国,文明灿若星河。

央广网洛阳8月17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在中国,文明灿若星河。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都邑所在地,见证了中华文明从无到有、从传说走向历史的历程。8月16日,记者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体会中华文明根脉绵延不绝。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的陶器陈列(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一部探源史:从传说到真实的夏王朝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王朝,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王朝,曾经仅仅存在于历史传说之中。然而,随着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依据上古文献的记载,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洛阳市偃师区的二里头,夏王朝逐渐从传说中走出,成为真实可触碰的历史。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展厅(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几代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辛勤探索,揭示了大量夏代文物,提出了“二里头遗址乃夏都斟鄩所在地”的重大学术论断,确立了它作为中华文明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的地位。今天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作为展示夏代文化与早期中国文明的专题博物馆,将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之最”:二里头遗址的文明先河

“随着考古学家65年来持续发掘,我们在二里头发现了许多‘中国之最’,比如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双轮车辙,以及最早的多网格式布局,这些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主任杨硕告诉记者。

绿松石龙形器(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杨硕特别提到二里头遗址中的绿松石龙形器,他说:“这是中国龙文化图腾崇拜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二里头遗址所发现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视为中国龙文化和图腾崇拜的直接根源。它不仅象征着当时社会对龙的崇拜,更成为后世华夏儿女文化认同的纽带。在这里,我们可以追溯到“龙的传人”这一文化符号的最初起源。”

“王朝气象”: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二里头文化是夏王朝文明的体现,是中华文明多元汇聚、兼收并蓄的写照。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子安贝来自遥远的印度洋,象鼻盉则带有福建地区的马岭文化特征,而鸭形鼎则受到上海地区马桥文化的影响。这些文物无不表明,作为王权国家的首都,二里头曾经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中心。

家长带着孩子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参观(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二里头文化时期,“王朝气象”的形成,不仅是夏王朝国家体制的体现,更为后世商周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里头遗址严格的都城规划制度、青铜礼乐制度等,在后来的历史中得以延续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总序厅内,杨硕说道:“二里头开启了夏商周青铜文明的序章,深深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在他看来,二里头遗址是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也是理解“何以中国”的关键。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记载,而是活生生的文化脉络,连接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 责任编辑:潘亮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科普零距离!伊滨区这堂食品科普课趣味十足
科普零距离!伊滨区这堂食品科普课趣味十足
  • ·汝阳县柏树镇:15.6公里产业环线披“绿装”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 ·孟津区西霞院街道:扎实开展 “一喷三防”工作举措 保障夏粮丰收
  • ·新安财政:保障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 国家级名老中医乔振纲《伤寒论导读》新书发布暨赠书仪式举行
    国家级名老中医乔振纲《伤寒论导读》新书...
  • ·洛阳男子睡醒后发现右腿“罢工”,原因竟是……
  • ·烧烤+啤酒竟让壮汉险丧命!医生紧急提醒……
  • ·急性会厌炎发作时如何自救?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祝贺!洛阳上榜“2024年全国游客...
  • 张玉杰主持召开安置房建设推进会
  • 全市“十五五”工作谋划务虚会召开
  •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装...
  • 同比增长13.2%!洛阳一季度进出口...
  • 总规模13.01亿元!洛阳商业地产资...
  • “五一”假期去哪儿耍?来洛阳解...
  • 项目审批材料精简63%!洛阳市住建...
  • 洛阳综保区首个中东欧跨境电商海...
  • 注意!滨河南路下穿天街隧道及周...
  • 百姓呼声
    偃师橄榄城丹堤..
    晚上8点开始高..
    建议在邙山建设文学主题或名人主题公园
    涧河有处桥段漂浮着大量泡沫污染物?
    精彩图片
    济新高速公路项目...
    牡丹奇妙游 精彩引...
    牡丹花开隋唐城【...
    牡丹公园:打造诗...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