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启动,由中央媒体、河南媒体、正能量中外网红代表组成的采风团,将分两组深入河南各地开展采风体验活动,共同开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之旅。
期待挖掘更多洛阳宝藏
●受访人:“鹿有鳍”
●身份:微博博主
“令人惊叹的洛阳牡丹瓷!枝叶、花瓣、花蕊竟可以做到如此生动逼真、美轮美奂。”昨日下午,“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走进洛阳牡丹瓷博物馆,百万粉丝博主“鹿有鳍”一路拍个不停,并很快发出一条图文并茂的微博,感叹牡丹瓷的精美和洛阳文化底蕴的深厚。
在洛阳牡丹瓷博物馆采风
“鹿有鳍”是一名科普博主,在新浪微博平台有144万粉丝。她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洛阳,最大的期待就是通过此行挖掘更多洛阳宝藏。
“我生活在浙江杭州,它和洛阳一样同为历史文化名城,所以我对逛博物馆等文化探寻游非常感兴趣。”“鹿有鳍”说,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虽然这是她首次来洛,但很早她就在不少影视剧、小说等作品中看到“洛阳”的身影,也经常在短视频平台等刷到洛阳的相关信息,这次沉浸式感受洛阳,可谓正中下怀。她将在此行中拍摄丰富的图、视频素材,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充分展示洛阳之美,吸引更多粉丝到洛阳走街串巷,感受这座古都的独特魅力。
小切口展现洛阳大魅力
●受访人:邹蕴
●职务:人民日报新媒体编辑
“我感觉洛阳很值得作为一个外宣城市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昨日下午,“何以中国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先后走进洛阳牡丹瓷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地参观。当看到留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牡丹瓷制作环节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编辑邹蕴如是说。
这是邹蕴第二次来洛阳。去年夏天,她和父母来洛旅游,遗憾的是两天的行程太赶,很多精华景点没能去现场领略。“这次作为采风团成员来洛,刚好弥补了我的遗憾,也能让我更加沉浸式挖掘洛阳文化背后的故事。”邹蕴说。
洛阳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尤其是近年来,城市文旅热度居高不下。如何更好地从新媒体方面持续发力?邹蕴也给出一些青年观点:一来,可以从小切口入手,例如聚焦青年游客热衷的文创产品或者民间技艺的背后故事等,深度挖掘洛阳的城市内涵及魅力;二来,建议开发更多体验式文旅产品及项目,邀请更多留学生等国际友人来洛深度体验,进一步打开洛阳的“国际宣传窗口”,持续提升洛阳的城市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
“让更多人了解洛阳、走进洛阳”
●受访人:“真不是毒蘑菇”
●身份:微博博主
“洛阳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昨日下午,在“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期间,采风团成员、微博博主“真不是毒蘑菇”如是感慨。
“真不是毒蘑菇”真名叫张祥锋,是一名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微博“大V”,目前在浙江工作。他说,自己在河南大学读书时就曾来过洛阳,对洛阳的印象停留在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老三篇”上,这次受邀参加采风活动,让他时隔十多年再次来到洛阳,同时也让他看到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能看到一座博物馆,景区、博物馆里到处都是穿汉服的人,真是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张祥锋坦言,这样的情景和体验在其他城市并不多见。
张祥锋认为,多年来,洛阳文化旅游一直有着“说头多、看头少”的尴尬,面对需求旺盛且日益多元的现实问题,洛阳坚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新文旅理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文旅产业发展之路,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新期待。
“这两天我要好好地在洛阳城里转一转,把洛阳的变化和魅力展现给广大网友,让更多人了解洛阳、走进洛阳。”张祥锋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嘉仪 谢娜娜/文 李卫超 张怡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