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实献的母亲在扫麦仁
捻馔,是洛阳一道特殊的地方美食,每到麦子收割前,洛阳人的餐桌上便能吃到这种时令“鲜食”。用转黄前的青麦子做成这道食物,得经历多少道工序?近日,《去地里玩儿》栏目来到孟津区城关镇朱庄社区,看看村民是怎么做捻馔的。
美味捻馔
从地里到餐桌,是最少9个小时的忙碌
捻馔这种似面非面的食物,入口筋道,黏在唇齿间,既有甜丝丝的味道,又混合着麦子的香味,留下独特的口感记忆。由于一年只吃这一季,所以很多人想起它就垂涎不已。
近日,当记者从市区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孟津区城关镇朱庄社区,发现路边不少麦田已呈黄色,收割近在眼前。“现在只剩沟里的麦子还有一些青的,能做捻馔。”朱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朱亚静告诉我们,捻馔制作主要集中在5月10日至当月底,洛阳的捻馔主要集中在孟津,孟津的捻馔主要集中在该社区,前段时间这里还举行了捻馔节。
14时半,村民朱实献家里的两台石磨隆隆作响,青绿色的麦仁随着转动流入磨盘孔,下面的磨盘旁边涌出一条条黄绿色的捻馔。朱实献81岁的母亲在旁边“巡视”,时不时扫扫麦仁。
“捻馔好吃,但制作过程太繁琐,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忙得不行。”朱亚静说,麦子收完先在脱粒机里脱粒,到去糠机里去糠,淘洗后用大锅煮熟后,再大火炒制,炒完还要晾干,再次去糠,然后上剥皮机剥皮,经过第三次去糠,才能上磨碾磨。
“做捻馔全家都得上阵忙碌,从下午3点去地里收麦,到最后做成捻馔,至少到夜里零点了。”朱实献说,他负责销售,早晨5点就骑上三轮车去洛阳的早市上售卖,10元一斤。午后,再磨出一部分去孟津城区售卖。
农民在沟里收割青麦子
机械操作产量大,冷库保鲜能延长半个月
朱亚静介绍,该社区这样做捻馔的有50户左右,其中有两个大户已经实现了更多机械化操作,且建立了冷库储存青麦子,“大户这一季能收入10万以上,小户也能收入一两万元”。
15时以后,村民们纷纷去沟里收麦,等麦子收回来,在家等待的一拨人开始按照程序制作,家家户户都是忙碌的身影。等炒制麦仁时,炊烟袅袅,香味飘飘,引得人们盼望着捻馔做成吃上一口。
61岁的朱占号说,做捻馔是这里的传统,自己十五六岁就开始做捻馔售卖。以前,做捻馔只能靠镰刀收、簸箕簸、手推磨,后来有了机械化操作,产量大了。10年前,朱占号家建起了冷库,储存的青麦子能让做捻馔时间延长20天左右;3年前,炒制和烘干也实现了机械化,省力且产量更大了。“家里两台磨,孟津街上5台磨,现磨现卖,忙得很呢。”朱占号说,忙归忙,捻馔给村民们带来了收入,这项传统得延续下去。
小贴士
挑捻馔
一要看:颜色黄里泛着自然绿的最好,鲜绿不自然的很可能是染了色素。
二要尝:口感筋道,有黏劲儿和淡淡的甜味和麦香味的捻馔最好。(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宋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