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这盎然春意里,循着蜿蜒的伊洛河向偃师出发。熙熙攘攘的城、阡陌纵横的乡、最早中国的文明起源,描绘着城乡融和共生的振兴画卷。
看!夹河滩区,广袤的麦苗正拔节生长,无人机飞防、智能化喷灌,“新农人”挑起“金扁担”;邙岭之上,成片的黄杨正起苗装车,造型黄杨、盆景黄杨,好品质卖上好价钱。
听!乡里中心的爽朗笑声,民宿小院的尽情聊天,“村BA”赛场的喧天锣鼓,还有那大大小小针织鞋帽厂里传出的织机的清脆声响……热闹,是这方乡村最动听的乐章。
春江水暖,奋楫者先。从富民产业发展到人居环境蝶变,力量源于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新实践。
回溯改革开放历程,偃师乡村干部群众敢为人先,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流淌着创业精神基因的偃师人打起精神、重整旗鼓,以新理念、新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蓄积向上生长的力量。
转方式 提质发展富民产业
麦田无人机飞防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50元,领跑全市!刚刚过去的2023年,偃师在农民增收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小账本,牵动着一家一户的幸福期许,也蕴含着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乡村振兴的成色好不好,说到底要看老乡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
偃师农民增收何以“领跑”?寻访乡间,答案书写在一个个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里。
伊洛并流,在夹河滩区冲积出平坦肥沃的良田。首阳山街道石桥村,4600亩小麦满目葱茏。“种麦,过去糊口,现在能种出高效益。”村党支部书记郭长青行事干练。这两年,石桥村以集体经济为纽带,全域流转土地,打造高标准农田,吸引农企和大户发展优质小麦制种基地,在调优结构中拉高了经济收益。
无独有偶。在邙岭镇, 6万亩黄杨基地占据全国七成市场,从“卖苗子”转向“卖造型”“卖盆景”,小黄杨闯出了新路子;在缑氏镇,一串小葡萄结出了长长的产业链,鲜食、采摘、文旅、酿酒,“甜蜜的产业”越做越大……截至目前,偃师土地流转达30万亩,适度规模经营率75%,各类经营主体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当特色农业走上产业化之路,大量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融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蓄水池”。
作为民营经济排头兵,偃师针织、制鞋、电缆等享誉全国。以技能培训为支撑,17.5万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土地活了,产业旺了,就业稳了,腰包鼓了,乡村大地活力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