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杨长法是嵩县田湖镇卸甲沟村的普通农民,他替子还债的诚信事迹多次被晚报报道。为了还给儿子治病欠下的外债,杨长法夏天卖西瓜、冬天漏粉条。晚报的持续关注,让他得到了读者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援助。
晚报报道引发爱心如潮 帮杨长法父子渡过难关
从2018年起,白英平一直坚持帮扶杨长法一家。
2019年,杨长法家里种的红薯丰收,漏了2500斤粉条,因没有销路,他愁了好几天,最后硬着头皮给白英平打电话,没想到对方只简单问了几句,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2020年冬天,爱心仍在继续,但受疫情影响,粉条卖得并不顺利。屋漏偏逢连夜雨,杨长法的胃部长了肿瘤,医生说医保报销后,他只用承担几千元手术费,但为了省钱给儿子买药,他一直拖着,想把家里的粉条卖完再去治疗。
杨长法遇到的困难,让白英平感到压力,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晚报记者。
2020年12月,晚报报道了杨长法漏粉条拼命挣钱给儿子做康复治疗的故事,报道发出后,引发爱心如潮,帮杨长法父子渡过难关。仅3天时间,爱心市民和网友就买了1200多斤粉条,并捐款1.6万余元。这些钱,白英平都在第一时间转给了杨长法。
当年冬天,杨长法漏了2000多斤纯红薯粉条,爱心团队帮忙卖出400多斤,剩余1500多斤亟待出售。
因杨长法不熟悉手机操作,当时记者在文末留了白英平的电话。
晚报的报道发出后,白英平的电话和微信消息就没停过,都是要帮杨长法老人的。几百名网友通过微信给她转账,有买粉条的,有捐款的,她都记在了笔记本上。
白英平回忆,她粗略统计,这些素不相识的网友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份,最远的家住乌鲁木齐,都是在网上看到报道后主动联系她的。很多网友不愿让杨长法吃亏,在付过粉条钱后,又转过来运费。
“有几个网友捐款,加我微信后啥话都不说,转完账就把我的微信删了。”白英平说,来自浙江的姬女士在网上看到报道后,当即转账1万元,委托她交给杨长法。
杨长法是一位懂得感恩的老人,晒干的粉条,按10斤一捆装袋,他在给粉条称重时,每袋都要多装二三两。“给大家添麻烦了,粉条都是咱自家做的,多放点儿,不能让大家吃亏。”他说。
他坚持要把外债还清 她承诺一帮到底
令人惋惜的是,2021年10月,杨长法的儿子病情恶化去世,留给老两口的,除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还有给儿子治病欠下的18万元外债。
“儿子不在了,把外债还清,就是俺接下来的奔头。”虽然亲戚朋友纷纷表示“不用还钱”,但倔强了一辈子的杨长法说,“一定要还,我不想心里落亏欠”。
白英平是在电话里知道杨长法儿子去世的。老人联系她时试探地问:“儿子没了,你以后还会帮我吗?”“帮!”得知杨长法要替子还债,白英平下定决心,要一帮到底。
近年来,晚报也在持续关注杨长法老人,呼吁爱心读者支持老人,让老人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援助。
2022年,杨长法种了6亩西瓜,虽说志愿者们多次认购,但地里仍有近3000斤西瓜没有销路,焦虑加上高温劳作中暑,老人最终支撑不住病倒了。
得知该情况,白英平多方求助,联系到洛阳金玉满堂酒店。酒店负责人听完杨长法替子还债的事迹后,当即决定认购,并承诺“有多少买多少”,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丧子打击和长年劳累,让杨长法和老伴儿的身体每况愈下。“趁着还能动弹多干些,争取早点儿把账还清。”杨长法说,这几年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和老伴儿卖西瓜、漏粉条、打零工,陆续还了10万元,剩下的欠账他有信心全部还上。
从2018年起,每年冬天,白英平都要帮杨长法卖粉条,似乎已成了约定。目前“冬天的约定”,白英平已坚持6年。
杨长法来市区送粉条(受访者供图)
“今年,考虑到身体状况,杨长法只漏了1000多斤粉条,我和志愿者们已开始帮他卖粉条,有400多斤粉条运到了市区。”白英平说,她会尽最大努力帮杨长法把粉条卖完,让老人过个好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余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