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近观龙门——龙门石窟百年发现与保护成果展》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幕,近百件展品共同讲述“龙门故事”。
29日,《近观龙门——龙门石窟百年发现与保护成果展》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幕,近百件展品共同讲述“龙门故事”。
本次展览包括印象龙门、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再现辉煌四个部分,从多角度展示龙门石窟的艺术魅力,并介绍了龙门石窟在遗产保护、文物数字化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最美观世音”复原模型
北魏时期的石浮雕造像、高树龛佛头,唐代的石雕菩萨头像、石力士造像残件……透过玻璃展柜,游客可以近距离端详这些精美文物,与千余年前的工匠“跨时空”交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门石窟研究院对周边古寺院遗址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田野调查,相继开展了香山寺遗址试掘、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发掘、香山寺遗址发掘,清理出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遗迹、交通遗迹及大量精美的佛教造像,成为拓展学术研究新领域、延伸文旅融合新链条,打造展示利用新亮点的重要依托。在展览现场,近年出土的一些文物首次展出,让大家一饱眼福。
现场文物
随着千年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变迁,龙门石窟也经历了由兴起时的繁盛到逐渐暗淡直至衰落、荒废的过程。如何让文物持续焕发时代光彩?数十年来,针对围岩崩塌、渗漏水等病害问题,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实施了以奉先寺为代表的一系列保护工程,借助科技手段,在保护理念、保护措施、保护技术、保护材料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预防性保护体系,确保龙门石窟能够永久地保存下去。透过展览,您也能看到他们所取得的成绩。
现场文物
近年,龙门石窟先后有八件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回归故里,开启了龙门石窟流散文物回归的新篇章。本次展览展出了其中4件,包括两件唐代的石佛头、一件唐代的石天王像、一件唐代的石飞天。
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龙门石窟研究院开辟了流散文物数字回归的新路径,开创“数据聚合”的流散文物保护利用“龙门模式”,实现流散文物和造像遗存的身首合一、复位合璧。在展览现场,大家可以看到龙门石窟“最美观世音”(万佛洞前室南壁S17观世音像龛)的虚拟修复及彩色复原模型,领略数字技术的“神奇”。
现场文物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2月29日,如果您感兴趣,不妨趁假期去“打卡”。(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实习生 卢杨然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