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咖啡》《黑链》《任务》……近日,记者来到家住瀍河区叉车厂家属院的《洛阳晚报》老读者张和顺家中,看到客厅茶几上摆放着不少十几年前的晚报连载小说剪报。
张和顺在家看报
读者小档案
●姓名:张和顺
●年龄:85岁
●订报时间:30年
●读报感悟:看晚报知天下事,希望晚报越办越好!
《廉署咖啡》《黑链》《任务》……近日,记者来到家住瀍河区叉车厂家属院的《洛阳晚报》老读者张和顺家中,看到客厅茶几上摆放着不少十几年前的晚报连载小说剪报。
“我最爱看连载小说了,剪下装订成剪报,收藏了一大箱呢!”85岁的老人指着自己收藏报纸的箱子,开始回忆自己与晚报的故事。
从前当过兵,在部队就酷爱读报
张和顺曾是一名军人,20多岁时,他在信阳某部队参军入伍,那时他便酷爱读报。
“我每天都要跟战友抢着看报纸。”张和顺说,部队报纸少,想看报的人很多,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早点拿到报纸,他常常训练结束便飞奔去取报。看得多了,他自己也觉得手痒痒,还动笔写过几篇文章,给报纸投了稿。
在外参军难免思乡,那时的通讯并不发达,想要了解关于家乡的消息几乎全靠报纸。张和顺回忆,在部队时,看到报纸上刊登一篇与洛阳有关的消息,他都要激动好久。
“1960年洛阳修龙门大桥,报纸上介绍,它是当时河南省内单跨最大的石拱桥。”张和顺回忆,虽然远离家乡,但洛阳的历史和美,可以通过报纸让全国读者都知道,这令他十分骄傲。
后来退伍回乡,他还专门跑到龙门,看了看这座曾经在报纸上出现的龙门大桥。
最爱看晚报连载版面,他将连载小说剪下装订
退伍后,张和顺回到洛阳工作,由于放不下读报的习惯,他便开始自己订报纸。
张和顺说,初回洛阳工作时,还没有《洛阳晚报》,他便先订了其他报纸。1994年,《洛阳晚报》创刊,他便毫不犹豫地订了晚报。
“晚报是都市报,更贴近咱们群众。”在张和顺眼中,晚报就像一扇与世界沟通的窗户,每天打开晚报,就能了解洛阳、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
说到最喜欢的连载版面,张和顺指着茶几上2006年晚报连载小说的剪报如数家珍。据他回忆,那时晚报连载的小说通俗有趣,题材丰富,有历史类、纪实类、悬疑类……每部小说连载期数不等,是他每天读报最期待的部分。
每天早上等待收报的过程,就像是在等待小说更新,张和顺对每一个为他续上更新的送报员都印象深刻。“从我30年前订报到现在,一共换了5个送报员,每个人我都记得特别清楚。”他说。
每日读报结束后,他都会把小说剪下来,等一篇小说连载结束,他便装订成册,收藏到箱子里,想起来便随时翻看。最近,他就在回顾2006年《洛阳晚报》连载的小说《廉署咖啡》。
坚持读报,也是一种锻炼
去年,张和顺因病住院。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也放不下晚报。每隔一天,老伴儿都会回家一趟,取回近两天的报纸,带到医院供他阅读。“不读晚报,就好像跟社会脱节了。”张和顺说。
近年来,由于年岁渐长,张和顺老人有些老花,读起报来十分吃力。每天一收到报纸,他第一件事就是找自己的眼镜和放大镜。
“读着费劲,也想过干脆就不订了,但是老伴儿不同意。”张和顺说。老伴儿担心自己养成了读报的习惯,突然不读了,就少了一项脑力锻炼。
“人老了容易糊涂,更应该读报!多读报有助于锻炼脑子,活跃思维。”张和顺的老伴儿告诉记者,看晚报时,一看到什么趣事儿,张和顺就会分享给她听,“看报不仅能锻炼他的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我也能跟着了解不少洛阳的新鲜事儿”。
不知不觉,张和顺已经订报30年。当得知晚报即将迎来30岁生日,他也送上自己的祝福:“感谢晚报陪伴我这么多年,让我读了这么多有趣的小说,也让我在家中就能了解天下事。希望晚报越办越好。”(洛报融媒·洛阳网见习记者 李晓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