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25日,《洛阳晚报》头版以《普通庄稼汉 拳拳敬老心》为题,报道了郊区安乐乡郑村(今洛龙区安乐街道郑村社区)村民王中奇为该村280位老人每人送2公斤鸡蛋的故事,报道中称,那一年,是王中奇第10年为该村老人送年礼。
晚报1995年报道王中奇的故事(资料图片)
1995年1月25日,《洛阳晚报》头版以《普通庄稼汉 拳拳敬老心》为题,报道了郊区安乐乡郑村(今洛龙区安乐街道郑村社区)村民王中奇为该村280位老人每人送2公斤鸡蛋的故事,报道中称,那一年,是王中奇第10年为该村老人送年礼。
光阴似箭。28年过去了,当年故事中的“郑村好儿郎”王中奇已是一位69岁的老人,如今他身在何处?当时的爱心善举背后是怎样的赤诚初心?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在郑村社区的王家老宅中见到了王中奇老人。
王中奇老人
土生土长“郑村娃”,初次创业后回村给老人送福利
翻开1995年那张发黄的旧报纸,王中奇老人的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
王中奇生于1954年,是土生土长的“郑村娃”,在他的记忆中,村头、菜地是他的舞台,石头、树枝是他的玩具,邻里间的温暖问候,成为贯穿他整个童年的背景音。十六七岁初中毕业后,他到外地打拼,这些记忆成为他心头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初入社会的王中奇做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名流动照相的摄影师当学徒。“当时挺苦的,跟着师傅到处走,去不同的地方给人拍照。”王中奇说,当了一段时间学徒,他感觉自己有了些技术,便拿出攒的30元,又大胆借款90元,买了一部二手相机开始创业。披星戴月地闯荡了好几年,他靠着一双脚走过了不少地方,等到有了些积蓄和经验,他告诉自己“该回家了”。
1985年春节前,王中奇背着相机回家了。这次回家,他有件大事要做,那就是给全村三四百位老人每人免费拍一张12英寸的照片。当时,拍并冲洗这样一张照片需十几元,而一名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仅为五六十元。
很快,这个好消息从村头传到了村尾。老人们闻讯而来,王中奇花了几天时间完成拍摄,紧接着一头钻进暗房,花了几个月时间,才将老人们的照片逐一冲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