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屋内,增添了一份暖意。
每天读晚报已成李兆华老人的生活习惯
读者小档案
●姓名:李兆华
●年龄:90岁
●订报时间:30年
●读报感悟:《洛阳晚报》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它早已成为我晚年生活的一部分,让我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
冬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屋内,增添了一份暖意。18日下午,午休过后的李兆华老人,坐在窗前,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像往常一样开始“品尝”当天的精神食粮——《洛阳晚报》。“《洛阳晚报》是我的良师益友。”她说。
每天看晚报,她坚持了30年
“洛阳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第33届世客会很快会在洛阳举办……”当天15时许,记者来到洛龙区奥体花城小区,走进李兆华老人家,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李兆华老人,放下报纸,细数起近期从国家到洛阳的“大事”“喜事”。
她笑着说:“这些都是我从晚报《今日要览》上看到的信息,《洛阳晚报》是我观世界、看全国、读洛阳的窗口。”
李兆华老人今年虽然已90岁高龄,但视力一直不错,每天读《洛阳晚报》,她已经坚持了30年。
“我曾是一名中学教师,教书时就养成了每天看报纸的习惯,退休后也一直坚持看。”李兆华回忆,《洛阳晚报》创刊后,她立即成为第一批读者。
因为《洛阳晚报》内容接地气,李兆华很快成为它忠实的粉丝,在之后的生活中与它形影不离、相伴前行。
每次搬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联系晚报投递员
“我搬过两次家,第一次是从西工区搬到涧西区,第二次是2013年从涧西区搬到洛龙区,每次搬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联系晚报投递员更改投递地址。”李兆华老人笑着说。
负责奥体花城小区的晚报投递员张勇才说,每到订报季,李兆华老人就会早早准备好订报费,第一时间把订报费交给他。
在晚报上看到有意思的事,她会分享给家人、邻居;见到有用的信息,她会叮嘱孩子们记下来;遇到引发共鸣的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她会做成剪报细细品味……
“晚报已经成为母亲晚年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读晚报也成了母亲的生活习惯。”李兆华的儿子说,晚报贴近百姓生活,传递正能量、替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分忧,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这也让母亲的晚报情结持续了30年。
晚报是良师益友,丰富了她的晚年生活
从国家大事到城市变化,从健康科普到普法故事,从民生资讯到文学作品、百姓故事……多年来,李兆华不忍落下一期晚报、一篇报道。
“晚报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它关注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最关心的大小事,内容权威、延伸服务,让我增长见识、受益良多。”李兆华老人说。
李兆华老人患有冠心病,现在每次感觉心绞痛时,就会按压内关穴等穴位,从而缓解疼痛。“这是我从晚报健康版上学到的急救知识,实用性很强。”她说,类似的健康、急救常识,她通过晚报记下了很多。
李兆华老人还特别喜欢看晚报的普法栏目,她告诉记者,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更容易引起共鸣,也能让人更好地从中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与老年人相关的赡养、继承等法律知识,还有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的防范技巧,让她和家人避免上当受骗。
“每天一份晚报,看到它,我心里便觉得安稳。”李兆华老人说,《洛阳晚报》最懂老年人,是老年人的贴心报纸。希望《洛阳晚报》的内容更丰富、更贴近老百姓,成为一份更加好看的报纸。(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申利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