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甲天下”。一年一度的“牡丹之约”,让洛阳牡丹香飘四海。洛阳究竟有多少个牡丹品种?它们长得又有何不同?为寻找答案,今年83岁的林业高级工程师李龙章在1995年春天开启了一场探寻之旅。
《洛阳牡丹图谱》
“选取照片、撰写文案、校对文稿……我连续熬夜十几天,最终在1997年2月拿出了图谱定稿。”李龙章说,随后在有关方面的引荐下,洛阳老乡——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的张思卿为《洛阳牡丹图谱》题写了书名。次月,《洛阳牡丹图谱》一经出版就引发人们争相购买,有人买来收藏,有人买来馈赠亲友,“洛阳纸贵,一册难求”。
“咱的主业是牡丹优良品种选育及研究应用。”李龙章说,得益于种种优势,他最早在洛阳推出商品牡丹,并成功培育出反季节催花牡丹。《洛阳牡丹图谱》持续热卖,让更多人了解了洛阳牡丹,也带来了市场对商品牡丹的更大需求,他至今对曾参与的一件洛阳牡丹“大事”记忆犹新。
1998年秋,有关部门邀请李龙章到北京培育反季节催花牡丹,“用途保密”。在另外4名洛阳花农的协助下,经过3个多月的昼夜守护、精心培育,次年2月15日,李龙章从洛阳带到北京的洛阳红、赵粉、二乔等千余盆洛阳牡丹,如期绽放在1999年央视春晚现场。洛阳牡丹向全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拜年”的珍贵镜头,让洛阳牡丹一夜之间再度扬名。
“洛阳牡丹再度走红,身价提升数倍。当年,品质好的催花牡丹,单盆就能卖四五百元。”李龙章说,此后数年,在我市“宜商则商、宜赏则赏、商赏结合”的牡丹发展政策带动下,以及一年一度“牡丹之约”的助推下,洛阳牡丹培育技术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洛阳牡丹商品化得到了空前发展,带富了花农、带火了旅游、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洛阳牡丹”品牌持续响彻五湖四海。(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学锋 实习生 彭均宁 文/图)
|